王弼
【生卒】:226—249 【介绍】: 三国时期魏国哲学家,魏晋玄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字辅嗣,今河南焦作人,曾任尚书郎。哲学上主张“以无为本”的唯心主义本体论和“圣人体用”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认为万物是有,但只是现象,有是从无来的,无是根本。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老子注》第40章)据他说,无即是无形无象的“道”。无、道是“万物之理”,是“物之所由”。 在认识论上提出“得意忘象”论,认为人应该“得意忘象,得意忘言”,不忘象,不忘言,只能得到象和言,而不能认识物象后面的“本”。“圣人”是靠自己的天生神明去认识“无”这个根本的。 在历史观上主张“名教”是“自然”的产物,它的本性是“无为”;社会由“圣人和贤人进行统治”,因为“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上下尊卑的关系符合“道”。 著作有《老子注》、《周易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