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守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守仁

【生卒】:1472—1528

明代哲学家。

字伯安,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门人辑其著作为《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第一、二、三卷为《传习录》。其心理学思想主要见于《传习录》。在心与物的关系上,王守仁只承认“心”的存在,而否认“物”的客观性,认为“大下无心外之物”。他曾举“花”为例说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传习录》下)。

意即“花”的美与花的本身一样,只有感觉到它时,它才是一种存在。他提出“致良知”的方法,即通过文艺的审美教育来陶冶人的性情,激发人的志向,“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使人“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传习录》中)。好的戏曲“于风化有益”,它们“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传习录》下)。

他还强调,“凡歌诗,须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器,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这都涉及了文艺心理学的特点和规律。王守仁还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恸哭与快乐的关系。有人问他:“乐是心之本体,不知遇大故,于哀哭时,此乐还在否?”他答道:“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

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本体未尝有动。”(《传习录》下)即认为,快乐是“心之本体”,人的活动都受其支配,即便是恸哭,也是为了快乐。恸哭将人郁结在心中的不安因素宣泄了出去,心安故乐。这就对悲剧性文艺作品所以能引起人的愉悦,从心理学角度作了明确的解释。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