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生卒】:1472—1528 【介绍】: 明朝哲学家、教育家。 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读书讲学于阳明洞,后人称为“阳明先生”。 他一生一直未曾放弃教育活动,曾讲学于龙冈、濂溪、白鹿洞、贵阳书院,做官时也聚徒讲学。王守仁继承并发挥了宋代陆九渊的哲学思想,认为心即“良知”或称“天理”“心即理”,这是他论述教育问题的哲学基础。 他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认为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致良知”,其具体内容就是“明人伦”。这是教育的目的,教育通过内心修养就能使自己明本体,就能做到知行合一。 2.主张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施教。他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3.十分重视儿童教育。 主张用诱导的方法培养儿童,注重乐教、自得、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等原则,反对教书、背诵、体罚等方法。 遗著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