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国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国维 【生卒】:1877—1927 【介绍】: 字静安,又字伯颙,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早年留学日本,通识英、德、日等国文字。 曾任武昌农务学堂、南洋公学、通州师范学堂、苏州师范学堂教师,北洋军伐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和名词馆协修,清华大学研究院教授,清废帝溥仪文学侍从等。 一生著作有62种,绝大多数被编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王国维的学术活动是多方面的,在哲学、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早期研究哲学、文学,介绍西方的科学文化。 后又从事戏曲和词曲的研究,开近代戏曲史研究的风气,在学术界影响很大。辛亥革命后,转研究经史之学,专治古文字学、音韵学、金石学和古器物,特别是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晚年还从事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考订。王国维认为,“学问之事,本无中西”,主张“破中外之见”。在方法上,他沟通中西,把中国的传统方法和西方的近代科学方法贯通起来,倡导历史研究的比较方法,即:(1)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积证”;(2)“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3)“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他善于把地下实物、外国典籍、西方观念,与中国传统的思想资料加以比较,在学术上作出了重要发现。 把中西逻辑方法沟通起来,提出“天下之事物,非由全不足以知曲,非致曲不足以致全”。意即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应该统一。主张在考据方法的基础上,引入西方的“精于分类”、“长于抽象”的方法。 王国维的方法思想及其倡导的历史比较法、“两重证据法”,在中国近代的学术界曾产生巨大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