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玉兰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玉兰花 【概况】: 异名 玉兰(《群芳谱》),白玉兰(通称)望春花(湖北、安徽、陕西),迎春花(浙江),木笔花、辛夷(通称),姜朴(陕西)。 基源 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玉兰的花蕾。 原植物 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M.heptapeta(Buchoz)Dandy] 历史 (《纲目》)载:“辛夷花初出枝头,苞长寸半,而尖锐俨如笔头,重重有黄茸毛顺铺,长半分许,及开则似莲而小如盏……亦有白色者,人呼为玉兰。”按上记载应是本种,《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为辛夷来源之一。 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15m。嫩枝有毛,冬芽密生灰绿黄色长绒毛。叶互生,倒卵形至倒卵状矩圆形,长10~18cm,宽6~10cm,先端阔而突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上面有光泽,下面生柔毛;叶柄长2~2.5cm。 花先叶开放,单生枝顶,白色,有芳香,呈钟状,直径12~15cm;花被片9,矩圆状倒卵形,每3片排成1轮;雄蕊多数,在伸长的花托下部螺旋状排列;雌蕊多数,排列在花托上部。聚合果圆筒形,长8~12cm,淡褐色;果梗有毛;葖蓇顶端圆形,花期3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786页.图1572) 生境与分布 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在东部森林中有野生。 。【生药】:采集 早春花蕾未开放时采摘,剪去枝梗,干燥。 药材主产于河南、四川、安徽、浙江、陕西、湖北。 鉴别 花蕾长卵形,似毛笔头,长3~3.8cm,直径1~1.8cm,基部有短梗;苞片2~3层,每层1片,两层苞片之间有小鳞芽,苞片外表面密被绿黄色或黄白色带光泽的长茸毛,内表面棕紫色,无毛;剥去苞片,内有大小近似的棕紫色花被片9片,轮状排列,每轮3片;除去花被,内有多数雄蕊和雌蕊,分别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 体轻,质脆。 气香,味辛而稍苦。 以完整、花被片紧密、气香浓者为佳。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采集 早春花蕾未开放时采摘,剪去枝梗,干燥。药材主产于河南、四川、安徽、浙江、陕西、湖北。 。【化学】:花,花蕾及树皮均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橙花叔醇〔(+)-Nerolido1〕、桉叶素、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α-松油醇(α-Terpineol)[1]、大根叶香烯-D(Germacrene-D)、α-蛇麻烯(α-Humulene)、β-榄香烯等[2]50余种成分。 花蕾中含精油0.29~0.67%。鲜花中含精油0.08~0.09%[3]。鲜枝含精油0.03~0.05%、叶中含精油0.04~0.05%。 附 叶中尚含新木脂素类(Neolignans):Denudatin A、Denudatin B、Denudatone、Veraguensin、Burchellin和夫胡椒脂酮(Futoenone)[4]。 根含木兰碱、树皮含木兰箭毒碱(Magnocurarine)和柳叶木兰碱[1]。 参考文献 [1]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8 [2]中药成分之化学.第2辑.台湾新医药出版社,1979∶831 [3]药学杂志(日) 1977;97∶(11)∶1216 [4]Phytochemistry 1982∶21(12)∶2939 。【药理】:水煎剂及乙醇浸膏对大鼠、兔的离体子宫,水煎剂iv对兔、犬的在体子宫均呈兴奋作用。 水煎剂给麻醉动物iv,有降压作用。当注射剂量提高到1.0~2.0g/kg时,作用能维持30min以上。但挥发油无降压作用。 参考文献 南京医学院学报1959;(4)∶405 。【药性】:性味 《纲目拾遗》:“温。” 功效 和气,消痰,益肺。 主治 痛经不孕。 用法用量 内服:水煎,清晨空腹服。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良方集要》:“治痛经不孕:玉兰花将开未足,每岁1朵,每日清晨空腹,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