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猪牙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猪牙皂

中药名。

出《名医别录》。别名:皂荚,鸡栖子,皂角,牙皂,眉皂。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已衰老或受伤害后所结之果实。秋末,将成熟的果实采下,晒干。

干燥荚果呈圆柱形,略扁,弯曲作镰形,长5~10厘米,宽5~12毫米。以个小饱满、色紫黑、有光泽、无果柄、质坚硬、肉多而粘、断面淡绿者为佳。

主产四川、贵州、云南、山东。味辛咸,性温,有毒。

入肺、胃、大肠经。通窍,涤痰,搜风,杀虫。

治中风口噤,头风,风痫,喉痹,痰喘,痞满积滞,关格不通,痈肿,疥癞,癣疾,头疮《神农本草经》:“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名医别录》:“疗腹胀满,消谷,除咳嗽囊结,妇人胞不落,明目益精。”《药性论》:“主破坚癥,腹中痛,能坠胎。将皂荚于酒中,取尽其精,煎之成膏,涂帛,贴一切肿毒,兼能止疼痛。

”《本草纲目》:“通肺及大肠气,治咽喉痹塞,痰气喘咳,风疠疥癣。”内服:煎汤,1.5~3克;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研末掺或调敷,吹鼻,熬膏涂,烧烟熏。体弱者及孕妇忌服。
❶ 治中风口噤不开,涎潮壅上:皂角一挺(去皮),猪脂涂炙黄色,为末,每服3克,温酒调下,气壮者6克,以吐出风涎为度。
❷ 治诸窍不通,因气、因痰、因风、因火,暴病闭塞者:猪牙皂荚(去皮、弦、子。炒),为细末,吹入鼻内即通(《本草汇言》)。

❸ 治卒头痛:皂荚末吹鼻中,令嚏则止(《斗门方》)。

❹ 治脑宣:皂角蜜炙捣碎,水中揉成浓汁,熬成膏子,鼻内之,口中咬箸,良久涎出为度(《儒门事亲》)。
❺ 治急喉闭,逡巡不救:皂荚(去皮子)生15克,为末,每服少许,以箸头点肿处,更以醋调药末,厚敷项下,须臾便破,少血出即愈(《灵苑方》)。

❻ 治咽喉肿痛:牙皂一挺(去皮,米醋浸炙7次,勿令太焦)。为末,每吹少许,入咽吐涎即止(《圣济总录》)。
❼ 治大小便不通,关格不利:烧皂荚细研,粥饮下3钱(孙思邈)。
❽ 治霍乱转筋:皂荚末,吹一小豆入鼻中,得嚏便瘥(《梅师集验方》)。
❾ 治足上风疮作痒甚者:皂角炙热烙之(《本草纲目》)。
❿ 治肾风阴痒:稻草烧皂角,烟熏十余次,即止(《济急仙方》)。

⑾治小儿头疮粘服及白秃:皂角烧黑,为末,去痂敷之(《卫生杂兴》)。现代临床用之治疗急性血吸虫病,取牙皂、五倍子,磨细后分别装入胶囊。

第1天每次各服4粒,第2天每次各服2粒。每日3次。

2周左右为一疗程。治疗急性肠梗阻:取猪牙皂60克捣开,放文火上烧烟,熏肛门约10~15分钟,即有肠鸣声,如未见效,再熏1~2次。

此药气味有窜透作用,刺激肠道后引起肠蠕动亢进而有通便排气效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