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猪毛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猪毛菜 【概况】: 异名 扎蓬棵(《河北中药手册》),刺蓬(《甘肃中草药手册》),三叉明棵、猪毛缨(《河南中草药手册》)。 基源 为藜科猪毛菜属植物猪毛菜的全草。 原植物 猪毛草Salsola collina Pall. 形态 二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近直立,分枝开展,被稀疏短硬糙毛或无毛。叶片线状圆柱形,长2~5cm,厚0.5~1mm,肉质,绿色,有时带红色,有短糙硬毛,基部稍抱茎,顶端有小硬锐尖头。 穗状花序顶生,细长,少数单生于叶腋;苞片贴向穗轴,宽卵形,边缘白色,膜质,顶端有硬针刺;小苞片2,狭披针形,顶端有刺尖,比花被长;花被片5,膜质,披针形,长约2mm,顶端内曲,常有小齿,结果期背部生短翅或革质突起;雄蕊5,花丝基部扩展,花药长圆形;花柱丝状,柱头2,长为花柱的1.5~2倍。胞果卵圆形,果皮干膜质,种子倒卵形,横生或斜生,横径约1.5mm,顶端平,胚螺旋状,无胚乳。 花期7~9月,果期8~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98页.图1196) 。【生药】:采集 夏、秋季采收全草。 【化学】: 全草含生物碱、多糖、有机酸[1]。 从地上部分得石蒜碱,异鼠李素,小麦素、小麦素-7-O-β-D-葡萄吡喃糖甙,槲皮素-3-O-β-D-葡萄吡喃糖甙,异鼠李素-3-O-β-D-葡萄吡喃糖甙[2]。含蔗糖,D-葡萄糖,D-果糖,中肌醇(Myo-inositol),D-甘露醇等[3]。 地上部含甘氨酸甜菜碱(Glycine betaine)[4],豆甾醇,菜油甾醇(Campesterol),β-谷甾醇,24-乙基胆甾-3-醇及它们的糖甙[5]。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2 [2] CA 1990;112∶115755y [3] CA 1992;116∶148242q [4] CA 1990;113∶126562t [5] CA 1990;112∶73890f 。【药理】: ❶ 降压作用 猪毛菜水浸液、浸膏及片剂0.5~0.8g/kg iv,可使麻醉动物(猫、犬)血压下降50%~80%,持续时间2~3h[1,2]。 在所试动物中犬最敏感、兔次之,猫更次,无快速耐受性[3]。5%酊剂每天4g/kg,分4次给予老年性或原发性高血压犬,连续ig4~7d,可使血压下降,停药后维持7~30d以上[1]。 猪毛菜浸膏0.5~0.8g/kg iv,可使麻醉兔、犬及不麻醉兔降压,对在位兔心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浸膏及无水酒精初提液0.1%~0.2%可使离体蛙心、兔心收缩减少、频率减慢,浸膏对麻醉兔心电图有一定影响,用药后ST节段降低[4]。降压原理经研究表明,切断迷走神经后,降压作用减弱,同时伴有呼吸抑制现象,推测降压机制有中枢参与[2]。 另外,猪毛菜在引起明显血压下降的同时,压迫颈动脉及刺激坐骨神经向中端而致的升压反射减弱或消失,在带神经离体兔耳灌流实验证明,猪毛菜引起血压下降与血管反射性扩张有关[3];2%猪毛菜无水乙醇初提液0.2ml在离体蛙下肢血管灌流及离体兔肾血管灌流实验,均呈现直接血管扩张作用[4]。 猪毛菜浸膏5,10g/kg sc能使条件反射时间延长,强化次数增加;且能加速阳性条件反射消退过程[3]。 毒性 猪毛菜水浸膏小鼠sc的LD50为56g/kg,大鼠ip 8g/kg即可死亡,家兔ig40g/kg未见毒性反应,80g/kg时可见家兔死亡[3]。以体重500~600g的豚鼠ig1∶1猪毛菜水浸膏5ml或用2.4~2.7kg重的家兔ig10ml,每日1次,连续1周(第三天停药1日),未见任何毒性反应[7]。猪毛菜定碱小鼠ip的LD50约为300mg/kg[5]。 参考文献 [1] 中华内科杂志 1958;6(12)∶1141 [2] 西安医学院学报 1958;(5)∶20 [3] 药学学报 1962;9(7)∶401 [4] 陕西医药卫生杂志 1960;(3)∶196 [5] CA 1978;88∶83370m [6] CA 1976;85∶116600c [7] 哈尔滨中医 1959;2(3)∶24 。【药性】:性味 淡,凉。 主治 高血压病,头痛。(嫩叶期采集品引起升压作用,花期采集品引起血压上升或下降,果期采集品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河南中草药手册》:“治高血压头晕:猪毛菜90g,玉米须45g,蚯蚓15g。水煎,每次服50ml,每日服3次,饭后服。”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高血压病:猪毛菜15~30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