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暾欲谷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暾欲谷碑东突厥汗国后期的石碑。发现于蒙古高原土拉河畔。立碑时间约在唐开元八年(720)左右。记述了日敦欲谷北征九姓铁勒、黠戛斯,西征突骑施、十姓突厥的情况。对研究东突厥汗国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暾欲谷碑古突厥文碑铭。唐开元八年(720)立。1897年发现于蒙古土拉河上游右岸与那拉哈驿站之间巴颜楚克图地方。据说乃*暾欲谷生前自撰。碑文刻在两块石碑上, 共六十二行。主要记述他一生辅佐后突厥的*骨咄禄、*默啜、*苾伽三代可汗所建武功。为研究后突厥历史的重要资料。我国学者韩儒林、朱延丰曾先后译成汉文。 暾欲谷碑 暾欲谷碑古突厥文碑铭。1897年在距今蒙古共和国乌兰巴托60公里的巴颜楚克图地方发现。唐开元八年(720)立,据考乃暾欲谷于716年左右亲自撰成,死后立于其墓前。碑文刻在两块石碑上,共62行。主要记叙他一生辅佐后突厥的骨咄禄、默啜、毗伽三代可汗所建武功,可以说是他的自传。此碑和《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一起,构成研究突厥汗国历史的主要史料。但其文体不像阙、毗二碑那样庄严,多采用对话手法,常引用格言、民谚等,韵文特点明显。 ☚ 阙利啜碑 阙特勤碑 ☛ 暾欲谷碑 暾欲谷碑古突厥文碑铭。1897年在距今蒙古共和国乌兰巴托60公里的巴颜楚克图地方发现。唐开元八年(720)立,据考乃暾欲谷于716年左右亲自撰成,死后立于其墓前。碑文刻在两块石碑上,共62行。主要记叙他一生辅佐后突厥的骨咄禄、默啜、毗伽三代可汗所建武功,可以说是他的自传。此碑和《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一起,构成研究突厥汗国历史的主要史料。但其文体不像阙、毗二碑那样庄严,多采用对话手法,常引用格言、民谚等,韵文特点明显。 ☚ 阙利啜碑 阙特勤碑 ☛ 暾欲谷碑 暾欲谷碑东突厥汗国后期的石碑,发现于蒙古高原土拉河上游右岸的巴音和屯(Bain hoton)。碑文刻于一大一小的两个石柱上,直行,由左向右横读。碑旁有暾欲谷的陵墓遗址、石棺及墓前的石像。碑文以第一人称的口气,记述了暾欲谷直接参与的东突厥北征九姓乌护(即九姓铁勒)、黠戛斯,西征突骑施、十姓突厥的事实,显然为暾欲谷自己生前撰写的自传,对研究东突厥汗国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暾欲谷大约死于公元720年左右,此碑即立于他死后不久。译文有韩儒林的《突厥文暾欲谷碑译文》,载于《禹贡》6卷7期;岑仲勉的《突厥文暾欲谷纪功碑》,见《突厥集史》下卷第857—863页。 ☚ 结社率 阙特勤碑 ☛ 暾欲谷碑突厥文碑铭。1897年克列门茨夫妇在蒙古国土拉河不远,距乌兰巴托60公里的巴颜楚克图处发现。今碑仍存原处。碑文刻在两块石碑上,共62行。文首至18行记伊利咥利失可汗时所建功绩;至48行述默啜可汗时的事业;至文终为碑主自述其功业及对突厥人的忠告。暾欲谷是苾伽可汗重臣,碑文为其生前自己所作(约唐开元四年,716年)死后立于其墓前(唐开元八年720),碑文说是他自传,现有韩儒林、耿世民两种汉释文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