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猪毛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猪毛菜 中药名。 见《河北中药手册》。别名:扎蓬棵,刺蓬,三叉明棵,猪毛缨。 为藜科植物猪毛菜Salsola collina Pall.的全草。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 枝淡绿色,生稀疏的短糙硬毛或无毛。花期5~9月。 多生于沟沿,路边,荒地,砂丘或碱性砂质地。分布东北等地。夏、秋采收。《河北中药手册》:“淡,凉。”“降血压,治高血压病,头痛。”内服:煎汤,15~30克。 ❶ 治高血压病,头痛:猪毛菜18~39克,水煎服。初服时可用较小剂量,一至二周后,如有效,可逐渐加量,连服5~6个月。对早期患者效果显著,对晚期患者效果较差。 猪毛菜浸膏对麻醉动物静脉注射有明显、持久的降压作用。犬最敏感,兔次之,猫更次之,不产生急性耐受,在降压剂量时即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心电图表现S-T段降低,但猪毛菜无水醇初提液降压作用较浸膏弱,对心脏影响亦较小。用猪毛菜的醇提溶液,对老年性(或原发性)高血压狗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对慢性肾型高血压犬,每天口服猪毛菜8~16克/千克,持续两个月,降压作用不显著。据实验推测其降压原理为:对血管运动中枢或交感中枢的抑制作用,因而周围血管张力降低,血压下降。 猪毛菜浸膏在小白鼠防御性运动条件反射实验中,对小白鼠阳性条件反射具有抑制作用,而无分化解除现象,在阳性条件反射消退实验中,猪毛菜能加速消退过程,说明可能是猪毛菜加强皮层抑制过程的结果。猪毛菜浸膏能减少小白鼠自发活动,使其呈现安静现象,延长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时间,并使非催眠剂量的水合氯醛产生催眠作用,但对中枢惊厥药(戊四氮,士的宁)所引起的动物惊厥及死亡没有对抗作用。 不同时期采集的猪毛菜,其药理作用不同,嫩叶时期采集的可引起升压作用,花果时期采集的对血压或上升或下降,而在果实期采集的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猪毛菜的制剂血可平经色层分析及化学反应均未能证实有猪毛菜碱及猪毛菜定碱的存在。 小白鼠皮下注射猪毛菜浸膏的半数致死量为56克/千克,大白鼠腹腔注射8克/千克即死亡,家兔口服40克/千克未见毒性反应,80克/千克时可见死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