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独蕨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独蕨箕 【概况】: 异名 蕨箕参(《中药大辞典》),绒毛小阴地蕨(《中国药用孢子植物》),一朵云(《云南药用植物名录》),蕨箕细辛(《西昌中草药》)。 基源 为阴地蕨科假阴地蕨属植物绒毛假阴地蕨的全草。假阴地蕨属全世界有10余种,中国有8种。 原植物 绒毛假阴地蕨Botrypus lanuginosus(Wall.)Holub(Botrychium lanuginosum Wall.),又名绒毛阴地蕨(《中国植物志》)。 形态 植株高30~50cm。根茎短,直立;根肉质,粗壮,少分枝。总叶柄长15~25cm,幼时密被白色长毛,基部有棕色鞘状苞片;不育叶片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16~25cm,宽16~30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三~四回羽状分裂,羽片6~8对,互生,下部的有柄;第一回羽片最大,卵状三角形,三回羽状分裂;二回羽片7~9对,三角状卵形,二回羽状分裂;三回羽片卵形至狭卵形,羽状分裂,叶薄革质,叶轴和羽轴均有白色长毛,叶脉不明显;能育叶从第1对羽片以上的叶轴生出,短于不育叶,叶柄长5~7cm。孢子囊穗长8~12cm,宽5~7cm,二~三回羽状,呈覆圆锥状,穗轴有白色长毛。孢子囊圆球形,黄色。 (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1709页.3516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500~3100m的杂木林下、灌丛中或林边阴湿处。 分布于中国西南、台湾、广西、湖南。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缅甸、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冬季采挖根。 【药性】: 性味 微苦,平。 有毒。 功效 滋补,平肝散结,清热解毒。 主治 产后体虚,肝肾虚弱,疮毒,风毒,淋巴结肿,目中生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