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楼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楼月

秦楼月

全名《李太白醉写秦楼月》。郑光祖作。《录鬼簿》、《太和正音簿》著录。李白是唐代大诗人,作有〔秦楼月〕词。剧本已佚,具体内容不详。

☚ 无盐破环   采莲舟 ☛

秦楼月

秦楼月

朱㿥(素臣)作。 有《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影印清康熙刊李渔评阅本、《李渔全集》本。有吴绮序。二卷,二十八出。据《词苑丛谈》等书所载康熙初年莱阳姜学在与广陵妓陈素素事加工创作。叙书生吕贯于虎丘见妓女陈素素题真娘墓《秦楼月》词,心爱其才,刘岳玉成两人好事。后陈为贼魁所劫,坚贞不辱,为刘救出。几经周折,吕状元及第,夫妇团圆。李渔剧末评云:“远则可方《拜月》,近亦不让《西楼》,几案、毹氍,并堪赏心,此必传之作也。”

☚ 十五贯   朝阳凤 ☛
秦楼月

秦楼月

即《忆秦娥》。传为李白所作,有“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句。宋向子諲更名《秦楼月》,见《酒边词》。

☚ 秦刷子   珠帘卷 ☛

秦楼月

寒仍暑,春来秋去无今古。无今古,梁台风月,汴堤烟雨。水涵天影秋如许,夕阳低处征帆举。征帆举,一行惊雁,数声柔橹。

征人伤别,为传统诗词的习见主题,这首词在表现上却能别开蹊径,把不胜依依的绵邈深情和纵览古今的哲思结合起来,在离情别绪中又见高远之致,从而开拓出新的境界。

词的上片纯以议论出之。先就时空变迁之有恒和无常发出绝大悲慨,而将惜别的具体场景置于此宏阔的背景之下,遂使全词先声夺人,起势便自不凡。上片中两见“无今古”。前一个“无今古”谓四时周而复始运转之有恒,故不惜将春、秋、寒、暑四季一一点出,以见古今之无不同。后一个“无今古”,意蕴却转深一层。所谓“梁台风月”、“汴堤烟雨”,俱包含了自然和人事两方面的内容。“梁台”指汉梁孝王刘武事,据《史记》、《西京杂记》等书记载,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尝作曜华之宫,筑兔苑,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并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宫苑地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为游览和延宾之所,当时名士如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皆为座上客。“汴堤”指隋炀帝杨广事,炀帝为南幸江都(今江苏扬州),于大业年间开汴河筑堤,用垂柳栽于汴渠两堤上,龙舟所过,香闻百里(据《开河记》)。昔日之梁台极一时风雅之盛,当年汴堤亦风物繁华如许,而今时过境迁,风流云散,仅供后人凭吊而已。晚唐杜牧有《汴河怀古》诗云:“锦缆龙舟隋炀帝,平台复道汉梁王。”诗中已将此二事连用,此词连类并举,旨趣更见深曲。以属于自然的恒久长存的“风月”、“烟雨”视之,则人世正如梁台、汴堤所关涉的具体情事一样,倏息易逝,变化无常,此又古今之无不同者也。是则词中两见“无今古”,乃以时间之长流不息衬托出人生短暂的悲感。而以本来就易于消逝的人生,却偏多离别之苦,则此境此情,又何以堪!由此引起下片。

下片写离别情景,妙在言景不言情,而情之所寄于言外得之。首二句点明时、地:时当秋暮,地值水岸。“水涵天影”,写天光水色之明净。当此征人首途之际,正值秋日爽朗、风波不起,其中未始不包含对行者此去平安的宽慰和祈愿。“夕阳低处”语兼比兴,所谓“落日故人情”(李白诗句),所谓“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词句),均以夕照为比兴,表现不胜依依之情意,用笔在有意无意之间。末三句按动作发生的顺序而言,本应为帆举——橹响——雁飞,作者却将后两者颠倒过来,除了声律上的考虑之外,还有一箭双雕的妙用:一则以雁行紧接“征帆”,喻游子远去;二则以橹声收尾,取其余音袅袅之效。雁行长空,和首句的“水涵天影”呼应成一派空阔的画面;橹声轻柔,又共次句的“夕阳低处”透露出无限低回的眷恋情怀。下片在视听交错、抑扬有致的写景中,自具深情远韵。

全词着墨无多而情满意溢,议论时思接千载,有观古今于须臾之概;写景时神与物游,刹那间又柔情如水。思远情切,堪称绝唱。


古代爱情诗词《》秦楼月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秦楼月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帷暗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这是一首念远怀人的抒情词。
 皎洁的月光,寂静的东厢,滴漏声声。闺房独守的主人公孤灯独伴,形影相吊,对月怀人。蓦地瞥见了灯花,主人公的脸上绽出幸福的笑容,然而那只是片时的春梦! 多么美丽而又宁馨的春夜相思图!
 上片写庭院景致,着眼于“静”。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楼阴”即楼影,是指月光掩映的投影。“缺”正是楼的造型所致,遂使月光能投射来一部分。月已西倾,正值夜深之际,而恰到好处的是这阴缺处把阑干的投影推移到东厢房,静静地躺在那里。以月起句,紧扣“秦楼月”,也正恰切地表达了思妇的心境。对月怀人是思妇旷夫极其自然之举。“西楼望月几回圆? ”人去楼缺,月圆人缺。情因景出。“东厢”也并非闲笔,那该是当初定情之所吧。主人公不知在外徘徊多久,时光寂寞难耐啊!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东厢月”系迭句,起强调作用,加深语气。下文的“灯花结”如是。“一天”是满天的意思。从“杏花如雪”来看,“风”当是春风,“露”也便是春露。 由于满天风露的沐,杏花在明月的朗照下皎洁如雪,筛下斑驳的倩影。这花香,这月色与当初并无二致,如今主人公踽踽独步,重温过去那温馨的时刻,其凄苦之情亦隐约可见。
 过片写室内情况,突出“动”。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帷暗淡灯花结。”“烟”当指灯的烟雾;“金虬”是指装有铜龙头的计时器;“罗帷”指闺妇的床帷。李白《春思》:“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 ”“灯花结”系喜事的征兆,杜甫《独酌成诗》:“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这两句换头紧承上片意蕴。夜静更深,春寒料峭,主人公懒洋洋的地回到寝室,百无聊赖地躺在绣床上,梳理愁思。隔着氤氲的烟雾,滴露偏偏进入耳鼓,声声急促,声声呜咽,多么难耐的长夜! 忽然,灯光渐暗,主人公正迷迷蒙蒙之际,结了灯花,心绪豁然开朗,眼里闪出希望之光,好不喜煞人也。“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结句把笔宕开,给主人公安排了一个幸福的归。宿,梦中会郎君。正是“灯花结”的应验。“片时春梦,江南天阔”化用了岑参《春梦》诗句:“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夺胎换骨,别有情趣。梦是迷离惝恍,瑰丽多姿的,它可以弥补现实生活之缺憾。郎君虽远在千里迢迢的江南,晤面也是极其容易的,这正是梦的奇迹。但温存只是“片时”,“觉来知是梦,不胜悲”。这种思念和烦恼是无穷已的。
 这首词几乎全是景,然而却“句句是情,字字关情”(李渔《窥词管见》),那月光、杏花、金虬、灯花无不表现主人公的情感。全词被“凄清”二字所主宰,温情脉脉,宁静芬芳。从章法上看,上静下动,上虚下实。而静中寓动,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妙合无垠。主人公在表达情感上既没有民间词的“野”,也没有贵妇人那样造作,是自然流露。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情、景都达到了完整的统一,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充分体现出作者的艺术功力。
秦楼月

秦楼月

向子諲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此词为作者南渡后思念中原之作。上片写暮春之际,望断故园之伤心。下片继写此际又已接近钦宗生日(四月十三)之乾龙节。故又增一层故国之思。家国之痛,怎能不感于子规之泪尽啼血?读此词与杜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对照,可以深解王国维论词“以我观物,皆著我之色彩”之说。
☚ 蝶恋花   忆王孙 ☛

秦楼月

戏曲。清朱皬撰。二卷,二十八出。皬有《十五贯》传奇已著录。此剧演书生吕贯于虎邱见陈素素题真娘墓《秦楼月》词,心仪其人,百计寻访。后素素为匪徒劫陷贼寨,触石毁容,以死自誓。由吕友刘岳破贼救出,几经波折,终得结为夫妇。该剧《新传奇品》、《曲考》、《曲海目》、《今乐考证》、《曲录》具列入李玉名下。或与李氏合作亦属可能。有康熙文喜堂刊本,武进涉园陶氏影印本,《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