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三窟
《战国策·齐策四》载: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的门客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齐人冯谖为报孟尝君养士优待之恩,为了挽救孟尝君在齐国的颓势,加强其政治地位,扩大其权力与影响,他以“狡兔三窟”为比喻,提出了三个主张,并亲自为孟尝君去争取实现。他为孟尝君所凿的“三窟”是:第一,窃矫孟尝君之命,到薛地收取债息,得钱十万,把不能还息的债券全部烧毁,以替孟尝君“市义”——沽名钓誉。第二,说使梁惠王聘孟尝君为相,又使孟尝君固辞不受,借以提高他在齐王心目中的地位。第三,劝说孟尝君请先王的祭器,立宗庙于薛,以提高孟尝君在朝廷宗族中的威望,并巩固其根据地。 当这三件事实现后,他便对孟尝君说:“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后因以“狡兔三窟”比喻人应多设固本藏身之所。 宋·陆游《幽居》诗:“平生本不营三窟,此日何须值一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