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狗爪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狗爪豆 【概况】: 异名 龙爪豆《植物名实图考》,猫爪豆、白黎豆《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猫豆《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 为豆科黎豆属植物龙爪黎豆的种子和叶。 原植物 龙爪黎豆Stizolobium cochinchinensis(Lour.)Tang et Wang(S.niveum O.Kuntze) 历史 始载于《本草拾遗》。 《纲目》称:“其叶似豇豆叶,但文理偏斜,六、七月开花,成簇,紫色,状如扁豆花,一枝结荚十余,长三四寸,大如拇指,有白茸毛,老则黑而露筋,宛如干熊指爪之状,其子大如刀豆子,淡紫色,有斑点如狸文,……。”按其记述颇似该种。 形态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疏被白色长柔毛。3出复叶,互生,厚膜质,顶生小叶广卵形、长椭圆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7~14cm,宽5~8.5cm,顶端钝或微凹,具短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侧生小叶基部极偏斜,两面均疏生白色长柔毛,总叶柄长8~15cm,被疏毛。 总状花序腋生,长达20cm,通常下垂,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宽钟形,顶端5裂,上方2齿合生为1;花冠白色或紫色,龙骨瓣长4cm,翼瓣略短,旗瓣宽1.4cm,长约2cm;雄蕊2体;子房无柄,花柱细长。荚果长椭圆形,长6~8cm,宽1.5~1.8cm,幼时肿胀,密被浅褐色茸毛,成熟时稍扁,黑色,具1~2条纵棱;种子5~6(~8),灰白色,光滑。 花期10月,果期10~11月。(图见《浙江药用植物志》.上册.628页.图652)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或开阔地草丛中。分布于浙江、湖南、贵州、广西及云南。。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收,打下种子,晒干。 【化学】: 含左旋多巴。 参考文献 CA 1991;114∶P108913m 【药性】: 性味 甘、苦,温。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温,甘、微苦。有小毒。” 功效 温中,益气。 主治 腰腿痛。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温中益气。治腰脊酸痛。 ”。【临床应用】: 食疗 《浙江天山目药用植物志》:“治腰脊酸痛:狗爪豆60~90g,炖猪腰子服。” 【医药家论述】: ❶ 傅书遐《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狗爪豆,嫩荚和种子共煮食。种子内含有微量毒质,不宜采下即煮食,如即煮食,可能发生呕吐头晕现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