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狗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狗棍 【名称出处】:《中国动物药》 【概况】: 异名 奎龙(《中国药用动物志》)。 基源 为狗母鱼科蛇鲻属动物长蛇鲻、长条蛇鲻、多齿蛇锱。药用其尾及肉。 原动物 长蛇鲻Saurida elongata(Temminck et Schlegel),又名大丁仔、丁鱼沙棱、神仙棱。 长条蛇鲻Saurida filarnentosa(Ogilby),又名奎龙鱼。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Bloch et Schneider)。又名泥狗棍。 形态 长蛇鲻体呈圆柱形。头短、背面平。 吻钝。眼侧上位。脂眼睑发达。口大,前位,口裂长,其长度超过头长之半。 两颌等长。上下颌有许多锐利的细牙,舌小,细尖,鳃孔大,鳃条16。 鳃耙细小如针尖状。假鳃发达。 尾柄圆,两侧有棱。体背圆鳞,鳞片的前缘呈波状,后缘光滑。 头背光滑,颊部和腮盖上被鳞。胸鳍和腹鳍的基部有发达的腹鳞。 侧线发达,平直,侧线鳞55~ 10~11,臀条小于背鳍。胸鳍短小,向后不伸达腹鳍基,尾鳞分叉。体背部和体侧棕色,腹部白色。 背鳍、胸鳍和尾鳍呈淡灰色,后缘黑色,腹鳍和臀鳍白色。 生境与分布 长蛇鲻生活在暖温性海洋的中下层,通常栖息于水深20~100m,底质为泥或泥沙的海区,性凶猛,游泳迅速。 以鱼虾为食。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长条蛇鲻体长筒形。头长圆。吻短而钝。眼侧上位。 鼻孔大,前鼻孔有鼻瓣。口大,长形,口裂达于眼的远后方。两颌等长。上下颌密生长短不齐的小牙。 舌小,不发达。鳃孔很大,鳃盖条13。 鳃耙细小,如针尖状。假鳃发达。鳃盖骨边缘光滑。尾柄圆。体被圆鳞,头侧颊部和腮盖上有鳞。胸鳍和腹鳍的基部有细长的腋鳞。 侧线直,侧线鳞54~ 背鳍始于腹鳍基的后上方,背鳍条11~12,背鳍第二鳍条延长为丝状,向后约伸达脂鳍,脂鳍腹部白色。背鳍、胸鳍和尾鳍的后缘黑色。腹鳍和臀鳍白色。 多栖于底质为泥沙的海域,性凶猛,吞食小鱼等。分布东海和南海。 多齿蛇鲻体圆筒形。 头粗而圆。 吻钝,中间凹。眼上侧位,脂眼睑较发达。 口前位,口裂长,向后伸达眼的远后方。两颌等长。 上下颌密生细小的犬牙。鳃孔大,鳃盖条约13。 鳃耙不发达。呈针尖状。 假鳃发达,呈窄条状。尾柄圆形。体背圆鳞。头侧颊部和鳃盖上被鳞。 胸鳍和腹鳍的基部有腋鳞。侧线发达。 侧线鳞51~ 体背部棕色,体侧淡棕色,腹部白色,背鳍、胸鳍和尾鳍的后缘呈黑色,腹鳍和臀鳍白色。生活在海区的中下层。 以鱼虾等为食。分布于东海、南海。。 【生药】: 采集 尾:捕捉后,剪取鱼尾,晒干;肉:捕后除去内脏及鳞片,鲜用或盐腌一夜入药,也可晒干备用。 中国沿海各地区均产。 加工炮制 尾:用时烧灰入药。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肉含肌纤凝蛋白(Actomyosin)、肌浆蛋白(Sarcoplasmic protein)、可凝固肌浆蛋白(Coagulable sarcoplasmic protein)、二甲基胺、甲醛、溶血卵磷脂酶(Lysolecithinase)。含肽类、氨基酸、脂类、糖类等。 参考文献 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88 【药性】: 功效 健脾补肾、固精缩尿,清热利咽。 主治 咽喉肿痛,遗精遗尿,夜尿增多,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中国动物药》:“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狗棍(1条取尾)烧存性,加冰片适量,研碎混匀,吹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