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狐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狐肉

【概况】:

基源 为犬科狐属动物狐的肉。

狐属全世界约9种,中国约3种。

原动物 狐Vulpes vulpes L.,又名龙狗、毛狗(《中药大辞典》),红狐、草狐、赤狐(《中国药用动物志》)。

形态 狐体形细长,体长约60~90cm,尾长约40~60cm,体重5~10kg.颜面部狭,吻尖,耳大,四肢短,肛门周围有臭腺,能分泌狐臊气味,尾粗长,尾毛蓬松。个体毛色差异较大,一般头部棕灰色,吻部棕黑色,下颌暗白色,耳背黑色或棕黑色,体侧为黄褐色,腹面黄白色。四肢浅褐色或棕色,前后肢外侧有一条黑纹。尾部颜色同背色相似或有黑褐色毛混杂,尾端白色。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森林边缘、草原、丘陵等处的洞穴或树洞中,一般多昼伏夜出。善于隐蔽。

嗅觉、听觉和视觉均灵敏。

性狡猾多疑,行动迅速。

分布极广,几乎中国各地都有,但在数量上有差异。喜捕捉鼠类、黄鼬、野兔及各种野禽鸟卵,也食小鱼、青蛙、昆虫及一些植物性食物如野果等。

也盗食家禽。。【生药】:

采集 全年猎捕,但多在冬季捕捉,捕后杀死取肉,多鲜用。

【药性】:

性味 甘,温。

❶ 《食疗本草》:“温,有小毒。”
❷ 《日华子本草》:“暖。”
❸ 《纲目》:“甘,温。”

功效 补虚暖中,解疮毒。

主治 虚劳,健忘,惊痫,水气黄肿,疥疮。 ❶ 《唐本草》:“作臞食之,主疥疮久不差者。”
❷ 《食疗本草》:“补虚,又主五脏邪气。”
❸ 《医学入门》:“补虚,治健忘。”
❹ 《四川中药志》:“治水积黄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煎汤,120~240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四川中药志》:“治疥疮不愈:狐肉、支箭、夏枯草、蒲公英、侧耳根各适量,共炖汤服。”

食疗 ❶ 《四川中药志》:“治水积黄肿:狐肉配陈腊肉炖服。”
❷ 狐肉羹(《食医心镜》)治惊痫,神情恍惚,语言错谬,歌笑无度:狐肉1片及五脏,治如食法。

豉汁中煮,五味和,作羹或作粥,炙食亦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