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犯罪与人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犯罪与人格

书名。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著。1946年出版,1977年出版第三版。

书中强调人格类型与犯罪的关系,认为大多数社会行为既是情境性习得经验的结果,亦是由人格相对稳定的遗传因素造成的。遗传在预先确定个体的犯罪倾向方面起重要作用,社会实践使那些得自遗传的犯罪的先决条件转化为现实,成为特定的犯罪行为。

作者认为,儿童的道德观念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通过学习获得,学习过程是一种条件反射的建立。儿童能否以社会承认的方式行动,在本质上是通过影响的强度、训练和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来实现的。

良心即一种条件性情绪反应,良心的培养是通过从小形成的条件反射,即向社会性规范学习,形成道德性、社会性行为的条件反射进行的。内倾型者的大脑皮层兴奋水平较高,易形成条件作用,行为受到控制而变得拘谨,更能适应社会。

外倾型者的大脑皮层兴奋水平较低,较难形成条件作用;神经过敏性高者,其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亦不利于条件作用的形成。具这两种倾向者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易成为犯罪的危险分子。这表明,犯罪人比普通人缺乏形成良心的条件。作者的这一理论尚未得到经验性的证实,具有突出遗传作用的生物学倾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