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荆根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基源 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牡荆的根。 原植物 牡荆Vitex negiindo L.var.cannabifolta(Sieb.et Zucc.)Hand-Mazz.(V.cannabifofia Sieb.et Zucc.;V.negundo L.f.intermedia Péi) 余项参见“牡荆子”条。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挖 【化学】: 含β-谷甾醇和黄 [1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16 [2] 药学通报 1984;19(12):58 【药理】: 牡荆根黄酮7mg/kg冠状动脉注射,70mg/kg iv,均能使麻醉犬冠脉流量增加,冠脉阻力下降,血压下降;iv后,对心脏功能影响不大,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心搏指数均轻度下降,用药前后无显著差异;心肌耗氧量减少 参考文献 药学通报 1984;19(12).58 【药性】: 性味 苦辛,品 ❶ 别录,“甘、苦,平” ❷ 《纲目》:“苦、微辛” 功效 发汗解表,祛风止痛 主治 感冒,头痛,疟疾,关节风湿痛 《别录》:“水煮服,主心风,头风,肢体诸风,解肌皮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福建民间草药》:“治感冒头痛:牡荆根9~15g,冲开水炖服,日2次。” ❷ 《江西民间草药》:“治疟疾:牡荆根30g,水煎。第一煎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加冰糖30g冲服,第二煎当茶饮。 ” ❸ 《福建中草药》:“治关节风湿痛:牡荆根30g,水炖服。” ❹ 《江西民间草药》:“治牙痛:牡荆根9~15g,水煎服。”。【医药家论述】: 李时珍《纲目》:“牡荆,苦能降,辛温能散,降则化痰,散则祛风,故风痰之病宜之。其解肌发汗之功,世无知者。按《王氏奇方》云,一人病风数年,予以七叶黄荆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份,煎汤日服,遂愈。盖得此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