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牛白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牛白藤 【概况】: 异名 凉茶藤、脓见消、癍痧藤(《广西本草选编》),亚婆巢、甜茶(《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基源 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牛白藤的茎叶。耳草属全世界有420多种,中国有70多种。 原植物 牛白藤Hedyotis hedyotidea(DC.)Merr.〔Oldenlandia hedyotidea(DC.)Hand.-Mazz.〕 形态 多年生藤状灌木,高3~5m。老枝圆柱形,幼枝四棱形,密被粉末状柔毛。 叶膜质或纸质,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0cm,宽2.5~4cm,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上面粗糙,下面被柔毛,侧脉明显,4~6对;叶柄长3~10mm;托叶长4~6mm,顶端截平,有刺毛4~6条。花10~20朵密集成球状复伞形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长1.5~2.5cm;花小,白色,具短梗;花萼被微柔毛,萼管陀螺状,长约1.5mm,萼裂片4,线状披针形,外反,长约2.5mm,常在裂罅处有2~3条刺毛;花冠长约1.5cm,花冠管短,花冠裂片披针形,长4~4.5mm,外反,近喉部有长毛;雄蕊二型,伸出或内藏;子房2室,花柱线状。 蒴果近球形,直径约3mm,开裂,顶部隆起,有宿存萼。花果期秋季。(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220页,图5854)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谷、坡地、林下、灌丛中。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越南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 甘、淡,凉。 功效 清热解暑,祛风除湿。 主治 中暑,感冒,咳嗽,胃肠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骨折,皮肤湿疹。 ❶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清凉解毒,祛风止咳。治癍痧,呕吐,胃痛,瘰疬,五劳七伤,去腐。 ”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腰腿痛:牛白藤根、藤干品15~30g,水煎服。” 食疗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防治中暑、感冒咳嗽:牛白藤叶制凉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