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熊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熊掌

【概况】:

异名 熊蹯(《左传》)。

基源 熊科黑熊属动物黑熊或棕熊属动物棕熊的足掌。

原动物 黑熊Selenarcots thibetanus G.Currier,棕熊Ursus arctus L

余项参见“熊胆”条。

。【生药】:

采集 捕得熊后,将足掌砍下,糊以泥土,挂起晾干或用微火烘干,干燥后,去净泥土。

药材主产于黑龙江、吉林、云南、四川。

鉴别 熊掌多连皮带毛,前掌较短小,长15~20cm,后掌较长,约20~30cm。

前掌较后掌稍宽。

掌心均呈黑色,具厚实干枯的肉垫,肉垫表面无毛。

趾5个,各趾都有弯曲的利爪;足趾间及掌的背面,密生黑色或棕褐色的细毛。有腥气。

以宽大、厚实、身干、气腥而不臭者为佳。

。【化学】:

干燥熊掌含脂肪43.90%,粗蛋白质52.23%,总氮8.83%,灰分0.94%;蛋白质水解后产生天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羟基缬氨酸[1]

棕熊前掌和后掌各组织层中18种氨基酸含量分析表明:前掌表皮层中以谷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的含量最高;致密层和脂肪组织层中分别以甘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的含量为最高。后掌各组织层中,表皮层以谷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的含量为最高;致密层和脂肪组织中则分别以甘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的含量为最高[2]

参考文献 [1] 刘寿山等.中药研究文献摘要.科学出版社,1963∶753 [2] 营养学报 1987;9(4)∶376

【药性】:

性味 ❶ 《医林纂要》:“甘、咸,温。”
❷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辛。”

归经 《四川中药志》:“入脾、胃二经。”

功效 除风湿,补气血,健脾胃,益气力。

主治 《四川中药志》:“脾胃虚弱,风寒湿痹及诸虚损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寒湿痹及诸虚损症:熊掌1~2只食用。内热有外感者忌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