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热敏记录和热敏复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热敏记录和热敏复印

所谓热敏记录(Heat-sensitive recording)是利用热能进行记录的总称,可以分为利用热能引起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大类,也可以和光、电、磁等能量相组合构成相应的热敏方式,热敏记录体系的分类如表6-41所示。

表6-41 热敏记录体系分类

2)利用热能熔融转印

由于热将熔融的著色层转印形成图像,著色层一般采用低熔点的蜡,用各种染料进行著色,原稿的图像部位吸收的热传于染料层,将低熔点物质软化,然后转印于紧贴的纸上,每一张这种染料著色转印纸,可以转印10张普通纸。

3)利用热升华现象记录

美国的A·Games发明了在原图上薄薄地涂上沸点为200~400℃的挥发性油,将它和转印的纸紧贴,用热源辐射,图像上的油在转印纸上蒸发凝缩,形成油的潜像,然后洒以显影粉末,将显影粉加热熔融固定在转印纸上。

利用蒽醌之类受热易升华的染料直接涂在原图上,或者夹入涂布的中间层紧贴转印用纸,用热辐射进行升华转印,一页中间层能得到60页以上的复印件。

2.利用化学发色的热敏记录纸

有些热敏记录介质在吸收热能时,会产生固体液体、固体气体、液体气体、热软化、热收缩、囊破坏等的物理变化,这种物理变化继而引起化学反应,利用这种现象可以进行记录。例如发色剂A和B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物理性的隔离,常温时不发色。加热后由于热熔产生以下的反应,[A]固体[A]液体,[A]液体+(B)固体→发生反应产生有色图像。

这种反应的有色图像有金属及其硫化物、氧化物的图像或者染料颜色图像。前者是金属化合物的发色型,后者是无色染料发色型。

这种热敏纸的发色原理,是将容易俘获电子的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盐类,与能够输出电子的有机酸、胺或酰胺用粘合剂分散后,涂布于基纸上,形成物理的隔离而不发色,加热后由于热熔解产生反应而发色。图6-55为化学发色热敏纸的结构。

1—发色剂B 2—发色剂A 3—加热头 4—发色部分 5—粘合层 6—基纸

1)使用金属化合物体系的热敏记录纸

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3M公司的Thermofax,最初它使用硫脲和重金属盐,用红外线加热黑化而获得记录和复印图像。

(1)输出电子的有机酸氨基化合物有没食子酸、丹宁酸、硫代胩巴胂等,硫脲衍生物,芳香族多价羟基化合物,螺苯并吡喃等。

(2)俘获电子的有机酸金属盐化合物有硬脂酸铁、三甘油肉豆蔻酸铁、硬脂酸铜、硬脂酸锌、醋酸镍、棕榈酸镍、三甘油肉豆蔻、酸铅等。

(3)发色的色调随所使用的金属盐类和发色反应的不同组合而不同。例如,硬脂酸铁和丹宁酸发黑色,硬脂酸铁和没食子酸发青色,三甘油肉豆蔻酸铅与三苯基胩巴胂发深红色,硬脂酸锌和二苯基胩巴腙发褐色等等。

2)无色染料体系热敏记录纸

美国NCR公司1963年开始出售一种利用无色染料和能俘获电子的酚类化合物作显色剂,经加热熔融而发色的热敏记录纸。这种纸没记录时,纸的表面颜色和普通白纸很接近。由于使用不同的无色染料和酚类还原剂,可以得到黑色、青色、红色等各种鲜明色调的记录。热显色温度一般在80~150℃范围。

无色染料热敏纸的涂料主要成分

(1)无色染料:无色染料与无碳复写纸所采用的无色染基本上一样。例如,三苯基、甲烷类的结晶紫内酯,孔雀绿内酯,荧烷等等。无色染料和显色剂反应生成高浓度发色,它不溶于水,不使热敏纸的底色产生著色,发色后的图像稳定(不和光,湿度,油脂,增塑剂等起作用),一般的无色染料的发色图像,只能在可见光部分吸收,使用激光时不能吸收。最近开发了发色时波长700nm以上的近红外无色染料,主要有CVL、ODB等(见第二章)。

(2)显色剂:所采用的显色剂有双酚A、对苯基苯酚、间苯二酚等,此外也有用高岭土、沸石、酸性白土,或者草酸、马来酸、硬脂酸、柠檬酸、苯甲酸、没食子酸之类的有机酸。(结构见第二章)。

热敏纸的显色剂最初比较普遍采用双酸A(BPA),由于后来热敏纸的高灵敏度化,开发了发色灵敏度高的显色剂,如对-羟基苯甲酸苄酯,在高速扫描传真GⅢ机所使用的热敏纸和高速印刷器传真纸都使用这种显色剂。

所使用的显色剂应该具有对水的溶解度小,使涂料著色性少,熔点低发色灵敏度高,无升华性与无色染料相容性好,图像稳定性良好等特性。关于热敏纸的发色原理机制仍不太明了,但是如图6-56所示那样,由于无色染料的内酯环开裂,形成离子运动与显色剂作用而发色是几乎公认一致的。

(3)增感剂:由于染料的熔点一般都比较高,像使用BPA之类的高熔点显色剂时,一般都配有增感剂,使热发色温度降低。最初使用得较多的增感剂是高级脂肪酸酰胺之类的蜡,如硬脂酸酰胺,但用于GⅢ、GⅣ机的高速纸时其灵敏度常常不够。目前开发了与显色剂相容性好,具有适当的熔点,而且发色时耗能低,但发色浓度高的各类增感型。主要类型见二章。

(4)胶粘剂:无色染料体系的热敏纸,是将无色染料与显色剂一起混合涂布于基纸上的,所以将这两种原料的分散和隔离状态的涂料成分,在基纸上固定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使用了多类粘胶剂。

常用的胶粘剂有聚乙烯醇(PVA),纤维素衍生物(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淀粉类,干酪素,聚丙烯酰胺,苯乙烯-无水马来酸共聚体,聚丙烯酸之类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以及苯乙烯-丁二烯乳之类的水溶性乳液。

(5)填料:由于显色剂,无色染料和增感剂等材料,在发色时产生熔融,这种热熔融物容易粘附在热记录头上产生阻隔现象,长时间扫描印字渣粕堆积引起扫描和印字不良的情况。而填料能够吸附这些热熔融物质,是防止记录时产生障阻的有效材料,各种填料的适宜配合使用,可以提高热记录头的记录适应性和记录质量,同时改善涂布适性。

所采用的填料应该具有吸油性高、表面活性小、产生底色著色性少、不磨耗热记录头等特性,适合作填料的材料有碳酸钙、煅烧高岭土、氢氧化铝、氧化硅、滑石粉、高岭土、硫酸钡、脲素树脂等。

(6)稳定剂及其它助剂:为了提高热敏纸的耐热、耐湿保存性,耐脂、耐油、耐增塑剂等增加图像稳定性,使用了化合酚之类的各种酚类,某些有机酸金属盐等作为稳定剂。

其它的添加助剂有石蜡,脂肪酸酰胺之类的各种蜡,脂肪酸金属盐之类的润滑剂,离型剂,乙二醛、戊二醛、脲素或三聚氰胺树脂,多价环氧化合物之类的耐水化剂,防止底色发色的防灰雾剂,提高耐光性的紫外线吸收剂,消泡剂等等。

热敏纸的制造工艺

热敏纸的制造工艺如图6-57所示,将上述各种热敏材料分散制成涂料,然后涂于原纸上,经整饰加工、印刷打孔、分切等工序而制成制品。

(1)热敏涂料的调制

注:加热金属板压力1kPa,接触时间5s。

(3)发色特性:静态发色的表示法:用一块加热的金属板压于热敏纸上几秒钟,测定其发色特性。动态发色特性表示法:用热记录头短时间加热发色,记录纸的发色温度和发色反射密度,记录头表面温度和发色浓度以及记录头压力和发色浓度的关系,如图6-59所示。

(4)热敏记录纸的记录质量与热记录头的关系:热敏记录头由于所使用的材料和形状有各种各样形式,随著它的性能、控制方法、记录条件(印加电压,脉冲宽度,温度,施加压力,记录速度和记录内容或密度)不同,对于热敏纸的要求是极不相同的。热记录头的发热体,因制造的方法不同而分成薄膜型、厚膜型、半导体型三种。半导体型的成本比前两种高,并且大型记录制造困难,所以几乎不大使用。图6-60表示了薄膜型和厚膜型两种记录头的结构比较。表6-44为两种记录头优缺点比较。

表6-44 两种热记录头优缺点比较

(1)混色型双色热敏纸。

如图6-62所示,上层是含有以低温熔解显色剂的低温发色层,下层是含有以高温熔解的高温发色层。当低温加热时,只是上层发色,而高温加热两层同时发色,此时两种颜色混和构成第二种色相。低温发色为红色时,高温发色则呈青色,高温发色最后得到的混合体是黑色。低温发色和高温发色层的位置可以对调,大体上后者对于底色发色稳定性能好。

(2)消色型双色热敏纸(图6-63)

消色型双色热敏记录纸的结构是上层为染料层,下层为消色兼发色层。上层通常由无色染料(第一色)和发色的酸性显色剂,以及第二色的酸性无色染料组成。下面涂层含有高温热分解的碱性挥发物质(例如胍啶),它将在低温加热时只是第一色发色,高温加热时由于生成碱,只发第二色,而第一色消色。

利用此种方式能够得到鲜明的图像,为了充分考虑它的消色效果,染料的选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消色剂可以导入各层或中间层中,各感热层所含的显色剂,由于消色剂的消色效果彼此不同,可以有较大的选择范围。

4)转印型热敏复印纸

这种热敏复印纸,是在厚度为40μm的发黑色热敏记录纸的背面,涂布7μm厚、熔点为55℃的油墨层,制成了转印型热敏复印纸。其结构如图6-64所示。

1—发热体 2转印纸 3—热融熔性油墨 4—转印油墨 5—被转印的纸

这种纸上页纸是热敏发色型,而下页是普通纸,所以它的印字能永久保存,这是它的主要特点。转印型热敏纸的记录原理是比较简单的,热记录头在油墨纸上将油墨熔解,转印于普通纸上。若进行彩色转印时,是按黄、品红、青色顺次重复,即是油墨纸向一个方向前进,而在普通纸上颜色的变换,与油墨纸上的颜色顺序同步。

油墨的成分是在20%的著色剂颜料中混入60%的粘合剂分散蜡、油类以及20%的其它添加物。在60℃下将蜡熔化使普通纸浸透冷却后固化著色。油墨纸可采用聚酯薄膜、电容器纸作基材,电容器纸厚度为9~16μm,聚酯基材的厚度为9μm,涂布量为4~7.2g/m2

3.通电感热记录纸和通电感热发色转印纸

1972年日本的十条制纸和松下电气协作,将放电记录和热敏记录的原理综合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记录纸,称之为通电感热记录纸。它是利用记录纸通电时所产生的热能,与热敏色素反应生成发色图像,而通电发热后将图像转印到普通纸上的,称之为通电发色感热转印纸。这种记录纸的记录能源除了热化学反应之外,还有电能的作用。同时热敏纸所使用的发色原料色素,和热敏记录纸基本一样,纸的特征也基本上差不多。通电感热记录纸分碘化亚铜型通电感热记录纸(见图6-65),和真空镀铝型感热记录纸两种(见图6-66)。

1)碘化亚铜型通电感热记录纸

这种记录纸导电层主要是由白色的碘化亚铜构成,发色层一般由结晶紫内酯和固体酸(双酚A)以及粘合剂组合而成。

由于讯号电流所产生的热,将发色剂熔融而进行记录,记录纸导电层的涂布量为14~16g/m2,发色层为4~6g/m2,导电层的电阻一般是几千欧姆左右,记录颜色为黑色或青色。这种纸具有以下特点:

a)干式,以非打印(noimpact)的电信号转换成直接可见图像,即“一次发色”;

b)记录机构简单;

c)能高速记录,主扫描速度为0.87m/s;

d)解像率扫描密度为4线/mm,最高为25线/mm;

e)记录速度,往复等速扫描为10m/s,多针扫描为1m/s,A4版1页为0.33s,B4版1页为0.22s;

f)记录时无烟雾气味,复印件储存寿命:青色浓度2~3年减半,黑色浓度几乎不变化。

2)真空镀铝型感热记录纸

在基纸上用真空镀铝法,镀一层铝作为导电层,记录层是用无色染料,双酚A和氧化锌以异丁烯-无水马来酸共聚物作粘合剂涂布而成。

记录时,记录针使电流通过镀铝层流向回路电极,由于产生热使感热记录层发色。这种记录纸最大的特点是记录所需能量比其它电感记录纸都要低。表6-46列举了几种记录纸的记录能量。

表6-46 热敏纸与电感记录纸记录能量的比较 单位:m/mm2

(2)传导热印刷转印(conductive theroprint system),如图6-68所示。转印纸是在薄页纸上涂有导热性高的导电性物质,在纸的另一面涂有用黑色颜料分散的低熔融蜡。转印时将普通纸置于蜡层下面,通电后所产生的热扩散到低熔融层,将油墨熔融而转印。

4.热敏记录复印纸的应用

目前热敏记录纸几乎不作复印使用,主要用于传真机、打印印刷器、计测器的记录,票证及车票等。日本电话及电信公司已将热敏记录纸与传真设备Mini-fax联机,为家庭传真电报电话服务。该国热敏记录纸的50%用做传真扫描,25%用于打印印刷,20%用于心电图,5%用作票证。国产热敏记录纸大多数用在医疗诊断方面,其次是电子计算机扫描和计测。表6-47列举了一些典型的热敏发色方法及使用例。

表6-47 热敏发色方法及其使用例子

【参考文献】:

(1) 纸パ技协誌5(12)15(1962)

(2) 纸パ技协誌11(4)34(1983)

(3) 化学と工业33.(2)123(1980)

(4) 原崎勇次コッテング方式P.7~9(慎书店昭和54年)

(5) 山户升画像电子学会志,Vol.4.no.4(1975)

(6) 桥本诚一日经1982(305)125′147

(7) 纸パ技协誌(98),35(11),1~6

(8) 纸パ技协誌1991年临时增刊

(9) USP3,387,993;3,442,654;3,634,2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