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八味煎
【方源】: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异名】: 知柏地黄汤(《金鉴》卷五十三)、滋阴八味汤(《证因方论集要》卷四)、知柏六味汤(《家庭治病新书》)。 【组成】: 山药四两 丹皮三两 白茯苓三两 山茱萸肉四两 泽泻三两 黄柏(盐水炒)三两 熟地黄八两(蒸捣) 知母(盐水炒)三两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头昏目眩,耳鸣耳聋,喉痹,喘急;或阴虚火旺,下焦湿热而成之癃闭,尿频急痛,带下,阴痒,腰痠膝软,舌质红,尺脉旺。 ❶ 《景岳全书》:阴虚火盛,下焦湿热等证。 ❷ 《金鉴》:肾虚火来烁金而喘急者。 ❸ 《证因方论集要》:阴虚火动,骨痿髓枯,喉痹而尺脉旺者。 【临证举例】: ❶ 尿潴留 《湖北中医杂志》(1985;3∶27):用本方去山茱萸,加苡仁米治疗4例尿潴留,其中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截瘫继发泌尿系感染各1例,前列腺肥大2例。曾用多种方法治疗无效,服本方5剂即愈,随访1~4年未复发。 ❷ 耳疳 《陕西中医函授》(1988;2∶40):用本方加蚤休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共治疗小儿顽固性耳疳14例。结果痊愈11例,有效2例,无效1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