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刃有余
游刃:运行刀刃。 有余:有余地。 原指肢解牛体时能看准骨节之间的空隙下刀,刀刃运行于空隙之间大有回旋的余地。 语本《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hé)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厨师。 文惠君:即梁惠王,战国时魏国国君。解牛:分卸牛的肢体。盍:为什么。释:放下。 恢恢乎:宽绰的样子。)后用以比喻技巧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明·袁宏道《锦帆集之三·尺牍·管宁初》:“令一也,有仙令,有才令。才令虽当繁剧,而才足以副之,用刀不折,游刃有余。 ”《老残游记》第十七回:“明知白公办理此事游刃有余。”《子夜·十五》:“现在是应付钱葆生,这比工人不同,屠维岳自觉得‘游刃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