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温病条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温病条辨 温病学著作。 6卷。清·吴瑭(鞠通)撰,于1798年。 作者效仿张仲景《伤寒论》体例,汲取明、清温病学家的学术经验,以简要的文字,分篇分条论析温病三焦辨证及治法,并自加小注。卷首为原病篇,引证《内经》有关温病条文并予以注释;卷1至卷3分条论析吴氏创导的温病三焦辨证和治法。 计有:上焦篇法58条,方46首;中焦篇法102条,方88首,外附3方;下焦篇法78条,方64首,图1帧。卷4为杂说、有汗论、救逆及病后调治等17篇文章,讨论温病有关理论;卷5为解产难,卷6为解儿难,结合温病理论讨论产后调治、保胎和小儿急慢惊风及痘疹、疳疾等内容。吴氏深受叶天士学术思想影响,书中辨证、治法及治疗方剂,采录叶氏治验颇多,吴氏自己所创造的一些方剂如桑菊饮、银翘散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其所创导的温热病三焦辨证理论及清热养阴治则,使温病学说进一步系统化,对温病学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 本书内容丰富,学术性较强、切于实用,流传甚广,堪称温病学名著。本书问世后,有朱武曹氏的增批本,更有王士雄、叶霖、郑雪堂三家的评注本,书名《增补评注温病条辨》,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即据此本重印。《温病条辨》一书现存有50余种版本。主要版本有:清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淮阴汪廷珍刻本。 清嘉庆十七年信义书屋刻本。清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问心堂镌本。清同治九年庚午(1870)六安求我斋重刻本。清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 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扫叶山房镌本。1956~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问心堂板四页合一页影印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