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东汉后期政治腐败,名士中出现议论、褒贬人物的风气,以清浊之分作为区别正邪的代词,故称。
因清议能左右乡闾舆论,影响征辟察举,关系士大夫仕途进退,故有激浊扬清作用。如名士郭泰清谈于闾阎,所言人物,进退必验;汝南名士许劭等每月品题乡党人物,时称月旦评。大官僚与门阀士族为了操纵选举,亦提倡清议,故此风盛行于一时以至于士大夫等相率让爵、推财、辟聘、久丧,以合乎儒家道德标准相标榜,争取清议肯定,其中不乏沽名钓誉以求升迁之徒。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