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脾汤
【方源】: 《济生》卷一。 【异名】: 清脾饮子《保婴撮要》卷七)、清脾饮(《济阴纲目》卷九、九味清脾汤(《泻疫新论》卷下) 【组成】: 青皮(去白) 厚朴(姜制,炒)白术 草果仁 柴胡(去芦) 茯苓(去皮) 半夏(汤泡七次) 黄芩 甘草(炙)各等分 【用法】: 上 咀,每服四钱,以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 ❶ 《济生》:瘅疟脉来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能食,口苦舌干,心烦渴水,小便黄赤,大便不利。 ❷ 《济阴纲目》:妊娠疟疾。 【方论选录】: ❶ 《医方考》:方曰清脾者,非清凉之谓,乃攻去其邪而脾部为之一清也。 故青皮、厚朴清去脾部之痰,半夏、茯苓清去脾中之湿,柴胡、黄芩清去脾中之热,白术、甘草清去脾脏之虚,而草果仁又所以清膏粱之痰也。 ❷ 《医方集解》:脾虚恶寒,胃虚恶热。寒热间作,脾亦有之,不独少阳也。虽十二经皆能为疟,而脾胃受伤者实多。 故仲景小柴胡汤人参、甘草、半夏、姜、枣,皆脾胃药,其治少阳,独柴胡一味而已。严氏宗之,故以小柴胡加减而立清脾饮,是明从脾胃论治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