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淞沪停战协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淞沪停战协定 亦称《上海停战协定》。 1932年国民政府与日本侵略军签订的上海抗战停战协定。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上海军民奋起抗战,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但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于5月5日由郭泰祺与重光葵分别代表中日双方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协定正文5条、谅解3项。承认日军可以留驻上海,而中国军队却不能在上海周围驻守设防。同时在设立“共同委员会”的名义下,把从长江沿岸福山到太仑、安亭及白鹤江起直到苏州河为止的广大地区,送给日本及英、美、法、意等帝国主义去共管。取缔抗日运动,为十九路军换防等。《淞沪停战协定》出卖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卖了淞沪抗战的军民。 从此,上海成为日本侵略者进攻中国的重要堡垒。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