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补贴
指国家财政对职工家庭某些生活必需品、住房、市区交通和医疗卫生的补贴。 在我国现阶段,这种补贴约占财政收入的20.1%,占职工工资总额的28%,其增长速度高于职工工资总额的增长速度。在这种补贴中,粮、棉、油、肉、鱼、禽、蛋的进销价差补贴、医疗费用和市区交通补贴占绝大部分。 在低工资条件下,实行财政补贴,是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是保证人民基本生活水平不受影响和实现社会安定的重要措施。 但是,财政补贴及其所采取的暗补方法弊端较多:1.对城市职工来说,同过去比较,不能体现收入的增加;2.补贴与劳动无关,是分配上一定程度的“大锅饭”,同时它使个人消费支出项目受到限制,扭曲了消费结构;3.掩盖了经营性亏损,不利于企业经济核算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4.补贴过大,加重国家财政负担,不利于重点建设和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随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一部分财政补贴将由暗补改为明补,转移到工资中去,一部分经过价格调整,转移到商品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