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独达兼Qiongdudajian
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儒家对道德修养提出的一种要求和主张。《论语·泰伯》: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 ·尽心上》: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得志即达,指为时君所用,不得志即穷,指不为时君所用。孟子认为,得志,则实行仁政,加惠于民。如果不得志,则洁身自守, 以立于世。“穷独达兼”的思想与儒家所提倡的追求“道德自律”的主旨,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由己推人, 由修身到平天下的儒家正统思想相一致。这种个人主义的消极的处世态度,对中国的“士”阶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后世许多士大夫所共同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