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沙草
中药名。 出《本草纲目》。别名:竹园荽、迷离网、鸡胶莽、斑鸠窝、左转藤等。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的全草。8~9月采收。 味甘,性寒。清热解毒,利水通淋。 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带下,小便不利,肾炎水肿,湿热黄疸,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痢疾,烫伤,丹毒。内服:煎汤,24克~30克(鲜者30~90克);或研末。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❶ 治热淋急痛:海金沙草阴干为末,煎生甘草汤,调服6克;或加滑石(《夷坚志》)。 ❷ 治血淋:左转藤、小萹蓄、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❸ 治妇女白带:海金沙茎30克,猪精肉120克。 加水同炖,去渣,取肉及汤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❹ 治小便不利:海金沙全草60~90克。和冰糖,酌加水煎服;或代茶常饮(《福建民间草药》)。 ❺ 治赤痢:海金沙全草60~90克。 水煎,日服1~3次(《福建民间草药》)。海金沙草藤含氨基酸、糖类、黄酮甙和酚类。叶中含黄酮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