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活络效灵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活络效灵丹 【方源】: 《衷中参西》上册。 【组成】: 当归五钱 丹参五钱 生明乳香五钱 生明没药五钱 【用法】: 水煎服。若作散,一剂分作四次服,温酒送下。 【功用】: 《方剂学》: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主治】: 气血凝滞,痃癖癓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内外疮疡,脏腑积聚,经络湮瘀。现常用于冠心病、宫外孕、脑血栓形成、急性阑尾炎、坐骨神经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血瘀气滞者。 【加减】: 腿疼,加牛膝;臂疼,加连翘;妇女瘀血腹疼,加生桃仁(带皮尖,作散服炒用)、生五灵脂;疮红肿属阳者,加金银花、知母、连翘;疮白硬属阴者,加肉桂、鹿角胶;疮破后生肌不速者,加生黄耆、知母、甘草;脏腑内痛,加三七(研细冲服)、牛蒡子。 【方论选录】: 《方剂学》:本方所治诸证皆由瘀血凝滞所致,故宜祛瘀止痛为主。 方中当归活血养血;丹参助当归以加强活血祛瘀之力;乳香、没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诸药合用,使瘀去络通,则疼痛自止。本方祛瘀止痛之力颇强,为治疗血瘀所致心腹诸痛,癓瘕积聚,以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之有效方剂。 。【临证举例】: ❶ 癓瘕 《衷中参西》:一人年三十许,当脐忽结癓瘕,自下渐长而上,其初长时稍软,数日后即硬如石,旬日长至心口。 自言凌晨冒寒,得于途间,时心中有惊恐忧虑,遂觉其气结而不散,此病因甚奇,然不外气血凝滞。为制此方,于流通气血之中,大具融化气血之力,连服十剂全消。 后愚诊视,阅其所服诸方,有遵林屋山人治白疽方治者,有按乳痈治者。愚晓病家曰:此证硬而色白者,阴也。按之微热者,阴中有阳也。统观所服诸方,有治纯阴阳之方,无治半阴半阳之方,勿怪其历试皆不效也。用活络效灵丹,俾作汤服之,数剂见轻,三十剂后,消无芥蒂。 ❸ 冠心病、心绞痛 《江苏中医杂志》(1983;3∶38):仇某某,男,54岁。 心前区疼痛阵作年余,剧时胸闷如窒,并向左臂部放射,每日三至四次,发时面色 此心阳不振、血瘀凝滞之候也。治拟温振心阳,活血化瘀。迳用参附汤合活络效灵丹损益:炒党参12克,紫丹参12克,制附片9克,制黄精12克,全当归10克,杭川芎9克,生明乳香6克,生明没药6克,降香5克。服上方三帖后,痛减未已,续服十五帖后,胸次觉畅,余症亦见好转。 原方出入持续治疗四月,心绞痛仅偶有发作,心电图亦趋好转。 患者停经二个月,一周来阴道不规律出血,伴下腹疼痛,妇科检查为宫外孕而收住院。查:阴道出血量多,挟有血块,下腹痛甚拒按,脉弦滑。治以活血化瘀,用活络效灵丹加味:当归20克,丹参2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杜仲炭10克,蒲黄炭15克,五灵脂15克,水煎服。三剂后血止,腹痛大减。九剂后腹痛消失,能下床活动。出院后随访情况良好。 ❺ 中风(脑血栓形成) 《黑龙江中医药》(1986;3∶24):王某某,女,56岁。患者于家中劳动时突然不能言语,随之右侧半身不遂,面色赤红,精神萎顿,言语不清,舌质红而干,脉弦。 诊为中风,系由气虚挟痰火,复受风邪所致瘀血凝滞,经络阻塞。治以补虚化痰,清火疏风活络法,用活络效灵丹与化痰汤合剂加地龙、黄耆、桂枝、牛膝、红花、鸡血藤,服用月余,基本痊愈,随访三年情况良好,并能从事家务劳动。 ❻ 肠痈(化脓性阑尾炎) 《云南中医杂志》(1983;2∶21):赵某,女,47岁。患者右下腹疼痛,伴恶心,身微热。口干不欲饮,纳差,大便微结,舌质红而挟滞,苔薄黄,脉沉数。血常规化验:白血球12000/mm3,中性80%,西医诊为化脓性阑尾炎,中医诊为肠痈(气滞血瘀,热毒聚结),予活络效灵丹加三七15克(研末冲服),丹皮10克,赤芍12克,枳壳10克,大黄9克,牛蒡子10克,桃仁10克,银花30克。 二剂痛减,再进五剂,诸症皆除,随访未再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