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大容
【生卒】:1731—1783 【介绍】: 朝鲜王朝英祖、正祖年间的实学家。 字德保,号湛轩、洪之。原籍南阳。曾任监察、荣州郡守等职。洪大容是实学派的代表人物,与朴趾源、朴齐家、李德懋、柳得恭等结成北学派,比起儒学,更注重研究有关军国、经济的学问。 他们主张学习中国以及通过中国传入的西方文化。北学派对当时封建社会现实的观察更为广泛,对封建制度持更为尖锐的批判态度,对社会发展有敏感的洞察力。洪大容曾于1765年随著心书状官身份赴清朝的叔父去燕京,研究了经义、性理、天文、历史、风俗等,了解了通过天主教堂传入中国的西方进步文化。并同中国学者严诚、潘庭筠等研讨学术,并与清钦天监正刘松苓等交谈,观看观象台。 回国后,著述《筹解需用》,介绍西方近代天文学和数学,主张地球自转说,反对阴阳五行说。在国家制度方面,主张均田制,设想全国每一成年男女耕种二结土地,国家则收税十分之一。 耕者死亡,3年后将土地转给他人。主张废除封建等级制。 在哲学上,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充塞天地者只气而已,理在其中”。在认识论上,认为人只有通过耳、口、鼻等感觉器官才能认识事物。 著书有《湛轩说丛》、《乙丙燕行录》等,编著有《乾净笔谈》、《湛轩燕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