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洣泉书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洣泉书院 原名黄龙书院,在湖南炎陵县。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知县张瑶建于城西北。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周仕魁重修,并拨官田充实经费,改名“烈山”。 嘉庆二年(1797)知县赵宗文增修斋舍,改名“洣泉”。 道光五年(1825)知县沈道宽迁建北门外校场坪,改名“酃湖”。 同治二年(1863)邑绅万典璋迁回原址,复名“洣泉”。自后兴学不断,有学田272亩,年收租谷548石以供经费。 清末改为第一高等小学堂。1928年3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酃县,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驻此。是年秋被毁,后经修复办学。 1968-1971年作为革命纪念地按同治时书院原貌修复,并增建陈列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