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泄
病症名。 出《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❶ 指寒泻。 多由阴寒内盛所致。 《圣济总录》卷74:“洞泄谓食已即泄。……阴盛生内寒,故令人府藏内洞而泄。”症见食已即泄,完谷不化,腹中切痛,肠鸣,手足厥冷。 治宜温中散寒,方选附子丸、木香诃黎勒丸等。见泻泄、寒泄等条。 ❷ 濡泻的别名。见《医宗必读·泄泻》:“洞泄,一名濡泄,泻下多水也。”见濡泻条。 ❸ 脾泻的别名。 见《医学真传·痢》:“也有痢无积,日夜十余次,解时微痛,是名脾泻,又名洞泻。”见脾泻、脾泄、泄泻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