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泽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泽泻

中药名。

见《神农本草经》。别名:水泻,芒芋,泽芝,鹄泻,天秃。为泽泻科植物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var.orientale Samuels的块茎。多年生沼泽植物。地下有块茎,球形,外皮褐色,密生多数须根。叶根生;叶柄长5~54厘米;叶片椭圆形至卵形,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广楔形,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叶脉5~7条。

花茎由叶丛中生出,总花梗通常5~7,轮生,集成大形的轮生状圆锥花序;小花,伞状排列;苞片披形至线形,尖锐;萼片3,绿色,广卵形;花瓣3,白色,倒卵形,较萼短;雄蕊6;雌蕊多数,离生,子房倒卵形,侧扁,花柱侧生。瘦果多数,扁平,倒卵形、褐色。

花期6~8月。

果期7~9月。

生于沼泽边缘。分布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江苏、福建、云南等地。

四川、福建有大面积栽培。冬季叶子枯萎时,采挖块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用微火烘干,再撞去须根及粗皮。干燥块茎类圆球形、长圆球形或倒卵形;表面黄白色,未去尽粗皮者呈淡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凹陷,并散有无数突起的须根痕迹,在底部尤密;质坚实,破折面黄白色,带颗粒性。气微香,味微苦。以个大、质坚、色黄白、粉性足者为佳。炮制: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盐泽泻:取泽泻片,用盐水喷洒拌匀,稍闷润,置锅内用文火微炒至表面略现黄色取出,晾干。味甘,性寒。

入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

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内服:煎汤,6~12克;或入丸、散。

肾虚精滑者忌服。
❶ 治湿热黄疸,面目身黄:茵陈、泽泻各30克,滑石9克。水煎服(《千金方》)。
❷ 治酒风,身热解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泽泻、泽术各3克,麋衔1.5克。

合,以三指撮,为后饭(《素问》)。
❸ 治肾脏风生疮:泽泻、皂荚,水煮烂,焙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

空心,以温酒下15~20丸(《经验方》)。块茎中分出5种三萜类化合物:泽泻醇A、泽泻醇B、乙酸泽泻醇A酯、乙酸泽泻醇B酯和表泽泻醇A;另含挥发油,小量生物碱、天门冬素、甾醇、甾醇甙、脂肪酸,还含树脂、蛋白质和多量淀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❶ 利尿作用。
❷ 对脂质代谢的影响:泽泻中成分对大白鼠低蛋白饮食引起的脂肪肝有治疗作用;腹腔注射能减轻大鼠口服棉子油引起的脂血症;并能降低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胆甾醇,缓和病变的发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