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泼寒胡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泼寒胡舞 又名浑脱舞、苏幕遮。 古代东南亚及伊朗高原风俗舞。每年隆冬其民定日泼水,且歌且舞,有洗涤污秽,禳魔驱鬼,万象更新之意。 后经康国(前苏联撤马尔罕)、龟兹(今新疆库车)传入长安。北周大象元年十二月(580),静帝于长安宫内正武殿初作鼓舞乞寒胡戏。入唐,长安、洛阳西域商人渐多,不忘旧俗,举行泼寒舞。汉人受习染,上自皇帝,下及百姓,多有所观习,并流传至各地。 舞者头戴浑脱帽,又名苏幕遮帽,覆头面,作兽、鬼、神之状。身穿锦绣胡服,骑于马上,击鼓高歌送寒,手提油囊,内装清水,相泼为戏。 亦有裸体跳足,挥水投泥,持羂索搭钩,捉人为戏者。 腾逐喧噪,甚为热闹。乐器有鼓、琵琶、五弦、箜篌、笛等。开元元年(713),张说等谏称有失礼仪,玄宗敕禁。 实因此舞为热带风俗,冬季泼水不合中原国情,故不能长期流传。其舞曾经新罗(今朝鲜)传入日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