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滑涎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基源 为鳅科泥鳅属动物泥鳅皮肤中分泌的粘液。 原动物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Cantor) 余项参见“泥鳅”条。 【药性】: 功效 清热,利尿,消肿。 主治 小便不通,热淋,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用白糖拌,冷开水送服。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四川中药志》:“治小便不通和热淋:泥鳅身上撒以白糖,使粘液与白糖混合,去泥鳅用其涎,兑冷开水200ml服。” ❷ 《常见药用动物》:“治漆疮:用泥鳅体上的粘液涂患处。” ❸ 《动植物民间药》:“治中耳炎:用碗盛取泥鳅滴下之滑液,滴耳内,干则再滴。” ❹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痈疽肿毒:用泥鳅涎涂敷(即用白糖撒在泥鳅身上,使粘液与白糖混合,去泥鳅,取其涎液涂敷)。在夏季涂液,容易发恶臭,故宜随用随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