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波埃修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波埃修斯 【生卒】:约480—524年 【介绍】: 罗马哲学家、政治家、基督教神学家。 生于罗马。曾作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的执政官,后被诬为叛国被监禁于帕维亚(Pavia),未经审判于524年被处决。 波埃修斯常被称为“最后一位罗马哲学家,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他努力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译成拉丁文,并试图使他们的哲学与基督教教义取得一致,在后一方面上可说是托马斯·阿奎那的先驱。由于被诬陷,他只翻译了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及波尔菲利、西塞罗等人的注释。 波埃修斯对抽象和组合进行了区别,认为前者(例如种和属的观念)是真观念,后者(如半人半马怪)是假观念,前者存在于可感觉的事物中,但作为思想,它们是共相。波埃修斯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以及他对波尔菲利的《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导论》的评注,是中世纪关于共相的实在性的讨论的起点。 波埃修斯的主要哲学著作《哲学的安慰》是他在狱中写的。 此书是作者与以一位美丽的妇人形象出现的哲学的对话。 哲学告诉作者,在尘世的转瞬即逝的财富或权力中找不到幸福,幸福只能在永恒的上帝身上找到,只要与上帝交往,任何灾难乃至死亡都不能剥夺人的幸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永恒的规律,人的自由与上帝的永恒前知是一致的。波埃修斯区分了实体(本质)和形式(存在),并认为二者在创造物身上可以分离,在上帝身上则是同一的。 这一思想对托马斯·阿奎那有重要影响。 在《哲学的安慰》中,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柏罗丁和斯多阿派哲学家对波埃修斯的影响。 此书曾由英国国王阿尔弗莱德译成盎格鲁·撒克逊语,由乔叟译成英语。在整个中世纪乃至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具有重要影响。 主要著作有:《哲学的安慰》、《论三位一体》、《论自然与人的区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