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法国宗教战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法国宗教战争 即胡格诺战争。 是1562-1594年法国新、旧教贵族集团间的内战。16世纪30、40年代,加尔文教在法国南方广泛传播,信徒中有资产阶级、手工业者,也有对专制王权不满的南方贵族,统称“胡格诺教徒”。1562年3月,北方天主教大贵族首领弗朗索瓦·介斯率军袭击瓦西镇胡格诺教徒,酿成血案,挑起两大贵族集团间的战争。战争历时30余年,重要战役10余次,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560-1572年为第一阶段。 双方以把持国王夺取国家政权为核心展开了斗争,交战3次,互有胜负。1570年8月签订圣热曼“和解敕令”,规定新教徒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作礼拜,可以担任国家官职,可以控制4个要塞。 1572-1576年为第二阶段。经多次战斗,最终不得不准予新教徒在一切地方有信教的自由;在高等法院下有权建立自己的分院;除以前的要塞外,另加8个要塞。 1576-1594年为第三阶段。双方争夺的结果,是1598年4月13日颁布了妥协的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国教,全国恢复天主教的礼拜,已没收的土地和财物归还天主教会。同时也规定胡格诺教徒有信仰和崇拜的自由,有权召集自己的宗教会议,在担任国家官职上与天主教徒享受同等权利。南特敕令标志著法国内战的最后结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