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4. 什么是指导性计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4. 什么是指导性计划

14. 什么是指导性计划

在我们经济计划工作中,“间接计划”(或称指导性计划)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53年试行的《编制国民经济年度计划暂行办法草案》。对于指导性计划的涵义,在讨论中,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指导性计划是具有特定涵义的计划经济形式,它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计划和市场、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结合起来; 国家对一部分产品和企业的经营活动只提出指导性意见,并主要运用经济杠杆保证其实现的计划。但对指导性计划的具体表述仍存在着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指导性计划是粗线条的和有弹性的国民经济间接计划。即通过计划的综合平衡和经济手段的调节,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保证重大比例关系比较适当,国民经济大体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另一种观点认为,指导性计划类似于西方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国家干预,它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单靠指导性计划是不可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的。
有人反对说,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指导性计划与西方的“国家干预”根本不同,在社会主义国家,当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出现不协调或某种产品出现供求不平衡时,依靠指导性计划,最终是能够实现平衡的,但这可能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
第三种观点,指导性计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根据预测制定的全社会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计划; 后者则是除了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部分和不下计划、完全由市场调节部分之外,其他的大量产品和一般经济活动原则上都应属于指导性计划的范畴。
第四种观点认为,指导性计划,实质在于“指导”。所谓指导,有两种含义: 其一,它必须具有计划性; 其二,又具有灵活性。计划性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反映了经济发展内在联系的统一性; 灵活性反映了充分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行指导性计划是更高一级的计划经济表现形式。
第五种观点认为,指导性计划,确切的提法,应该叫计划的指导性。理由是,指令性和指导性是反映国民经济计划实现的一个方面的要求,不能将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国民经济统一计划截然分成“指令性”和 “指导性”,它们都不能独立构成完整的计划体系。
第六种观点认为,指导性计划是通过经济利益引导企业在完成自己计划的同时,完成国家计划的一种计划形式。
第七种观点认为,我国现行的指导性计划,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在计划管理中,它就是指导性计划指标,就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计划总体而言,却不能认为是指导性的。理由是国民经济计划体系是指令性计划指标和指导性计划指标并存的关系,不可分割。
第八种观点认为,指导性计划的概念,可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指整个国民经济计划的性质; 二是作为计划管理的一种具体形式。
第九种观点,认为指导性计划即是政策性计划。

☚ 13. 如何改进计划编制程序和方法   15. 实行指导性计划的客观依据 ☛
000003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