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根
【概况】: 异名 桐子树根(《草木便方》),桐油树蔃(《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油桐树根(《贵州草药》)。 基源 为大戟科油桐属植物油桐的根。 原植物 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Airy-Shaw(Aleurites fordii Hemsl.;A.cordata Hook.f.) 余项参见“油桐子”条。。【生药】: 采集 9~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鉴别 根条粗实,表面褐黑色,根皮厚,断面内心白色,较泡松,有绵性。 【化学】: 根皮含油桐素(Aleuritin)、5,6,7-三甲氧基香豆素(5,6,7-Trimethoxycoumarin)等。 参考文献 Phytochemistry 1989;28(9)∶2459 【药性】: 性味 辛,寒。 有毒 ❶ 《四川中药志》:“寒,辛,有小毒。” ❷ 《贵州草药》:“凉,辛。” 功效 消食,利水,化痰,杀虫。 主治 食积痞满,水肿,臌胀,哮喘,瘰疬,蛔虫病。 ❶ 《草木便方》:“下气,治痞满。” ❷ 《中国药用植物志》:“炖瘦肉服,治足肿。” ❸ 《四川中药志》:“治食积饱胀,胸前痞满及湿气水肿。” ❹ 《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利水,通便,止血,消积。” ❺ 《陕西中草药》:“杀虫,消食理气,利痰。治蛔虫病,胸胁胀满,不思饮食,哮喘,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8g(鲜品30~60g);研末、炖肉或浸酒。 使用注意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慎服,多服则发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