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河豚毒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河豚毒素 河豚体内所含的毒素。 是一种多羟基全氢甲基喹唑啉的复杂化合物。元素组成大约是C10-12H15-19O8-10N3,弱碱性,无色结晶。 小鼠致死剂量LD50为5×10-9-10×10-9,对中等体重的人0.3毫克在1-2小时内即会死亡。河豚毒素一般存在于血液、卵巢、皮肤、肝脏之内。 但双斑圆鲀等的肌肉内也含强毒,暗色东方鲀肾脏毒性最强。河豚毒性随季节而异,冬春之交毒性最强。 幼鱼毒性不亚于成年鱼。河豚毒素稳定,盐腌、日晒、一般烧煮均不能解毒,若与无毒鱼混腌,无毒鱼亦能被其毒素污染。 河豚毒素作用于神经中枢,会导致呼吸循环衰竭。 河豚毒素有抗癌作用,是癌症后期的治疗药物。100千克河豚卵巢可制取河豚毒素1-2克。其提取过程是:水提取物煮沸、过滤、层析,用10%乙酸洗脱。 洗脱液用活性炭吸附,再用稀乙酸洗脱,洗脱液河豚毒素结晶沉淀。河豚大约是500种海洋有毒性鱼类中,人畜受其毒害最为常见者,如刺鲀科(Procupine fish,10种)、翻车鲀科(Sunfich,1种)、鲀科(Puffers,40种)。 中国沿海分布有10余种,各地俗称“小玉斑”、“大玉斑”、“乌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