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汪笑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汪笑侬 【生卒】:1858—1918 【介绍】: 中国近代京剧演员,剧作家。 本名德克金,字润田,又名僢,字僢人,号仰天,别署竹天农人。满族,出身八旗,生于北京。同治十三年(1874)入八旗官学。光绪五年(1879)中举,捐任河南太康知县,因触怒豪绅,被劾罢职。这些情况,尚有多种说法,有待考证。在北京时,曾入翠凤庵票房学唱京剧,又得孙菊仙指点,技艺日进。 光绪中叶入上海丹桂茶园,以王清波名挂牌演戏。后又入春仙茶园演戏。甲午战争后,深受变法维新思想、改良主义影响,编新戏,试图以戏曲进行通俗教育、启发国民,颇有社会影响。 又赞助创办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倡导戏曲改良。宣统二年(1910),往济南演出,被聘为戏剧改良所所长。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天津正乐育化会副会长及戏剧改良社社长。 1914年返回北京,1916年再赴上海演出。后因贫病交加,死于上海。此人一生坎坷,目睹清政府丧权辱国和袁世凯政府卖国投降的黑暗现实,满腔激愤尽寄于舞台歌咏。他创作、改编的戏曲剧本多取材历史故事,意在借古喻今,隐刺时政。 所作《瓜种兰因》、《党人碑》、《博浪椎》、《献地图》、《哭祖庙》、《骂阎罗》、《桃花扇》等剧,均具有一定进步意义,文字通俗,富有文采。此人学识渊博,擅诗词,注重戏曲剧本的文学性。 演戏所用唱腔,取汪桂芬、谭鑫培、孙菊仙三派之长,又溶入徽、汉二调,咬字真切,注意韵味,自成一派,人称“汪派”。舞台表演,做功细致、逼真,兼擅唱功戏和做功戏。 1957年,为纪念他百周年诞辰,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汪笑侬戏曲集》,存其剧本18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