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汪康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汪康年 清末维新派人物。 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穰卿,晚号恢伯。光绪进士。 早年曾为张之洞之幕僚,执教两湖书院。中日甲午战争后,愤国是日非,倡言变法图存,创办《时务报》,宣传维新变法。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复创《时务日报》于上海,旋易名为《中外日报》,拥护清政府实行新政。 是年5月,居上海之法人强占四明公所公墓,上海人民群起反抗,自始至终有理有节。汪发表多篇评论与报道,表示反抗之决心,并主张把这场反侵略斗争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事态扩大。法人最终被迫让步。事后,汪以为此事之起,实由中外情势隔阂,为防止此类事再度发生,主张在法租界公董局中增设华董,以便彼此联络,消患于未萌。 汪乃租界华董之始作俑者。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俄军久居奉天不撤,反提无理之要求。 汪开会演说,力陈俄人之强横,闻者动容。复腾电中外,慷慨力争。 又于报端畅陈其义,西报亦争相转载。 1904年任内阁中书。 著有《汪穰卿遗著》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