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永安大腔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永安大腔戏 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大腔戏,也称大门腔。 永安大腔戏形成于明代中期,是弋阳腔的一个流派,因是“大锣大鼓唱大戏,大嗓子唱高腔”,故称大腔戏。 大腔戏戏班一般由15人组成,伴奏乐器也只有锣、鼓、钹、唢呐和板几种。 舞台陈设十分简单,演出时舞台上仅陈设一桌二椅,演员戏服较为简单,或干脆不穿戏服,只用红、黑、白三色化装,而后挂上别具一格的“须套”,走到桌前表演,这是大腔戏的象征性服饰。司鼓坐在椅上打鼓,并自始至终不停地干唱,与演员配戏。 唱腔结构为曲牌连套式,起伏大,音高亢。大腔戏的声腔字多腔少,粗犷高亢,朴素平直。 演员发声以大嗓为主,大小嗓结合,演出中后台不断帮腔,保留著弋阳腔“一人启齿,众人帮腔”的特点。唱词多为长短句格式,属中州音韵。 锣鼓是大腔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腔戏的表演动作、舞台调度、舞美形式等都属于明代戏剧的珍贵遗存,是中国戏曲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的第一手重要材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