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水竹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水竹叶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 鸡舌草、鸡舌癀(《泉州本草》),鸭脚草、水金钗、叶雅省草(《浙江药用植物志》)。 基源 为鸭跖草科水竹叶属植物水竹叶的全草。水竹叶属全世界约50种,中国约18种。 原植物 水竹叶Murdannia triquetra(Wall.)Bruckn.(Aneilema nutansLévl.;Aneilema triquetrum Wall.) 历史 本品始载于《本草拾遗》,云:“水竹叶,如竹叶而矮小,水中生,亦云去风。人取水竹叶生食。”所述应是本品。后为浙江、福建一带治鸡眼、疮疖的常用草药。 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体无毛。茎长而多分枝,匍匐生根。 叶无柄,狭披针形,长4~8cm,宽5~10mm。 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有花1~3朵;总苞片披针形,长0.5~2cm;花梗长0.5~1.5cm;萼片3枚,披针形;花瓣蓝紫色或粉红色,倒卵圆形,比萼长;能育雄蕊3枚,对萼著生,不育雄蕊3枚,花丝生长须毛。蒴果椭圆形,长5~7mm,宽3~4mm。花果期6~11月。 (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075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阴湿地、水稻田中及水边。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印度也有分布。 。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晒干。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化学】: 含β-蜕皮激素(β-Ecdysone)、α-去氧-β-蜕皮激素和5β-羟基-β-蜕皮激素(即水龙骨素B,PolypodineB)[1-3]。 参考文献 [1]植物学报 1980;22(2):207 [2]植物学报 1981;23(2):166 [3]植物学报 1984;26(5):554 【药性】: 性味 《泉州本草》:“甘,平。” 归经 《泉州本草》:“入肝、脾二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 肺热喘咳,赤白下痢,小便不利,咽喉肿痛,痈疖疔肿。 ❶ 《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泻热,消肿,解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 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泉州本草》:“治肺炎高热喘咳:鲜水竹叶15~24g,酌加水煎,调蜜服,日2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