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水皂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水皂角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概况】: 异名 山扁豆(《贵州民间草药》),关门草、山梅豆(《东北药用植物》),山野扁豆(《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豆科决明属植物豆茶决明的全草。决明属全世界600余种,中国包括引种栽培的共20余种。 原植物 豆茶决明Cassia nomame(Sieb.)Kitag.(Soja nomame Sieb.),又名夜关草、山茶叶、莲子草(东北)。 形态 一年生草本,株高30~60cm,略被毛。 羽状复叶长4~8cm;小叶8~28对,叶柄上端有黑褐色盘状无柄腺体1枚;小叶披针形,长0.5~0.9cm。花著生于叶腋,具柄,单生或2至数朵组成短总状花序;萼片5,分离,外面疏被柔毛;花瓣5,黄色;雄蕊4~5枚;子房密被短柔毛。荚果扁平,长3~8cm,宽约5mm,被毛,成熟时开裂。种子6~12,近棱形而扁平。 花期7~8月,果期8~9月。(图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68页,图1074)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边、路旁、原野草丛中。分布于中国东北及河北、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生药】: 栽培 宜温暖气候,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 用种子繁殖,于3~4月播种。按行株距各33cm穴播,深3~4cm,播后覆土,稍加镇压。 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分次间苗或补苗,每穴留苗2~3株,并结合中耕追肥1次,植株封行前再进行追肥,肥料以人畜粪水或化肥。虫害有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采集 夏季采收,晒干。药材产于贵州、四川。 鉴别 茎枝圆形,棕黄色,基部灰黑色,表面有纵纹及疣状皮孔,呈白色;质硬,易折断,断面色白,松泡中空。叶多卷缩,或脱落,棕绿色或灰绿色;质脆易碎。 残存荚果棕褐色。 气微,味淡。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蛀。 。【药性】: 性味 甘、苦,平。 ❶ 《贵阳民间药草》:“甘,寒。” 功效 清肝明目,健脾利水。 主治 目花,夜盲,偏头痛,水肿,脚气,黄疸。 ❶ 《贵州民间方药集》:“利尿,泻热,镇咳,补肾虚,清心,明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贵阳民间药草》:“治半边头痛:山扁豆茎叶、头晕药草各30g,青鱼胆草15g。煎水服。” 食疗 《贵阳民间药草》:“治夜盲:山扁豆叶粉末6g,煮猪肝,或用蜂蜜调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