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案板
【概况】: 异名 扫尔得木(藏名)。 基源 为眼子菜科眼子菜属植物浮叶眼子菜的全草。眼子菜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约30种。 原植物 浮叶眼子菜Potamogeton natans L.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具红色斑点。 茎少分枝。叶二型;沉水叶常为叶柄状,线形,长达10cm,宽1~2mm;浮水叶宽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0cm,宽2~4cm,先端钝圆,基部心形或下延于叶柄;叶柄长于叶片;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5cm,膜质。 穗状花序于茎顶腋生,圆锥形,具较紧密排列的花,黄绿色;雄蕊4;雌蕊4。小坚果倒卵形,背部具脊,顶端有短喙。 花果期5~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6页,图684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池沼及浅河中。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北半球温带地区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8~10月采收,除去杂质,阴干。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 地上部分含维生素C约49.8mg%,叶含紫杉红素(Rhodoxanthin),种子含生物碱。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94 【药性】: 性味 甘、微苦,凉。 功效 清热利水,健脾补虚。 主治 结膜炎,牙痛,水肿,黄疸,痔疮,蛔虫病,干血痨,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30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四川中药志》:“治湿热黄疸:水案板30g,虎杖15g,紫金牛12g。水煎服。” ❷ 《四川中药志》:“治肺热咳嗽多痰:水案板9g,白地黄瓜9g,蛇含9g。吉祥草9g。水煎服。 ” ❸ 《四川中药志》:“治湿热泻痢:水案板30g,仙鹤草30g,川木香9g,水黄连9g。水煎眼。” ❹ 《四川中药志》:“治小儿虫积腹痛:水案板30g,萹蓄30g。煎水加白糖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