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
中药名。 见《本草会编》。别名:俪兰、女史花。为石蒜科植物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var.chinensis Roem的花。 多栽培于花圃中。分布广东、福建、江苏、贵州、四川等地。本植物的鳞茎(水仙根)亦供药用,见专条。 祛风除热,活血调经。内服:煎汤,2.4~4.5克;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治妇人五心发热:水仙花、干荷叶、赤芍药等分。为末,白汤每服6克(《卫生易简方》)。鲜花含挥发油0.2%~0.45%,主要成分为丁香油酚、苯甲醛、苄醇、桂皮醇。 日本产水仙花含挥发油0.011%,所含成分为芳樟醇25%、乙酸苄酯24.8%、苄醇8%、a松油醇4.3%、桉叶素3.9%、苯丙醇-13.3%、乙酸苯丙酯1.7%、吲哚1.5%,以及少量的乙酸苯乙酯、庚醇、苯甲醛、苯乙醇、壬醛等。花尚含芸香甙和异鼠李素-3-鼠李糖葡萄糖甙、类胡萝卜素、香草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