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气盛言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气盛言宜 唐韩愈关于作者道德修养与文辞关系的论断。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气盛指作者道德修养达到很高的境界。他认为,只要气盛,则发言、著文,无论言之长短,声之高下,都会是适宜的。韩愈把气与言的关系同水与浮物相比,缺乏科学的必然性,但他强调作者主观方面的道德修养对言辞文章的决定作用,还是合理的。韩愈的这个论点,源于孟子的养气说,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配义与道”(《孟子·公孙丑》)。 这对韩愈重气思想是有启发的,但孟子并未论及气与文的关系。后来,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认为文学创作决定于气,文气说由此形成。 以后,刘勰、钟嵘都论述了文气,韩愈继承了他们的文气理论并加以发挥,扩大了文气说的影响,为古文创作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韩愈的气盛言宜说,又是儒家的德行为文章之本的传统观点的发挥及运用。 韩愈认为道德修养是“实”,文是“实”的外部表现。他强调“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答李翊书》)。韩愈的气盛言宜说重视作者的道德人格,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应该肯定的。但重道轻文的倾向,则不利于文学的发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