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民不贵学则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民不贵学则愚 商鞅提出的一种愚民政策。 出自《商君书·垦令》。战国时代,说客颇多。 说客凭借学问游说诸侯,取得官爵。商鞅认为,国君若不给游说者官爵,民众就不会重视求学问,而会重视务农。 所以他主张宁可让老百姓愚笨一些,也不要引导他们求学问。民众愚笨就不会与外国交往,有利于国家的安全,同时还有利于发展农业。他说:“民不贵学问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国安不殆。 民不贱农,则勉农而不偷。国安不殆,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 ”商鞅提出的愚民政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